健康生活 快乐人生(图)

健康生活 快乐人生(图)
2024年06月18日 05:52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6月14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和市教委联合主办的2024年“健康大讲堂”在宁河区芦台一中桥北学校启幕。2024年“健康大讲堂”首场活动邀请了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孙凌主任医师为师生、家长进行“健康生活 快乐人生”的讲座。讲座中,孙凌针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并回答了学生们的心理困惑。她建议中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设立一些具体的目标,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目标提供动能,允许前进过程中有负面情绪,学会放松调节心情。当发现自己不能应对解决一些问题时,别忘了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也可以拨打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022—88188858。

  没有目标缺少学习动力

  茫茫大海找到航标灯

  “中学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增加,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厌学、人际关系紧张、对抗情绪等,其中,对考试的紧张焦虑较为普遍。不少同学明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懂得必须努力付出,但又缺乏行动力,情绪低落、做事迟缓。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缺少内生动力,这也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孙凌说。

  讲座中,孙凌给同学们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环境中,明确了前进的目标,脚踏实地,持续努力,最终云开雾散,在“茫茫大海找到航标灯”,顺利远航。其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医学博士。十几年前,这位博士刚刚中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和很多高学历同事在一起,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是换一份工作,还是继续努力深造?他选择了后者。他为自己设立了目标:用五年时间考上医学院校的研究生。第一年单科成绩不理想,但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第二年继续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医学院研究生。这让他获得了努力后的成就感,之后他将学习的目标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保持着努力的惯性,如今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家。

  孙凌说,很多同学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缺乏目标和动力。明确了目标,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一个人有了前进的方向就能启动内动力,产生改变现状的强烈想法,最终主动奋斗达成目标。她建议同学们问问自己:“海面上,一条小船两个桨都在手里,我往哪划,我是否有方向,我的航标灯在哪里?”对于中学生来说,高中选课已经和自己未来的专业、职业选择产生关联,同学们要尽早了解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倾向,把目标定得越具体越好。“你的航标灯可以指引你奋力往前划,到达你喜欢的终点。”孙凌说。

  规律生活提供持续动能

  睡眠饮食运动不马虎

  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还要有一个好身体,持续提供动能。这就需要同学们建立规律的生活学习状态,“凌晨2点入睡中午12点起床,每天只吃一顿饭”的规律不是大脑和身体需要的规律,符合人体休养生息的规律才是真正的、科学的作息规律。

  第一,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通常建议青少年应在22点左右睡觉。因为22点至4点的深睡眠可以帮助脑细胞充分分泌神经递质,以保证思维、情绪、注意力、记忆力等功能的稳定。孙凌解释说,大脑作为人体中枢,充足睡眠能保护大脑正常工作、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睡眠还能促进生长发育,助力长高。以负责空间思考与记忆的海马区为例,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的青少年,海马区体积会小于拥有充足睡眠的青少年。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海马区体积会减小。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多巴胺缺乏,使人感觉不到快乐,也会令血清素分泌不足,引发某些类型的抑郁、焦虑和好斗。

  第二,营养均衡很关键。青少年营养不均衡,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疲劳、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如结核病、肝炎、性发育迟缓、女性闭经等病症。维持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饮食原则是“均衡摄取”,适度补充钙与铁,遵循“少油、少盐、少糖、高钙、高纤”饮食原则。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尽量避免摄入垃圾食品、油炸食品及饮料。过度节食、暴饮暴食、夜里点外卖的做法伤身又伤脑。

  第三,适当锻炼强身心。青少年时期是体育锻炼的“敏感期”,经常锻炼可以强健身体和大脑,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议青少年运动掌握“333”模式,即一周3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心跳至少130次/分钟,可充分利用运动管理软件进行监测。户外运动推荐慢跑、快走或打球、跳绳等大运动,室内运动选择简单易行易坚持的,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可规定每日数量分组完成。

  心理状态具有波动性

  为消极情绪开绿灯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所谓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的健康,也就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孙凌解释说,心理状态是动态的、有波动性的。心理状态正常和异常往往是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在朝着目标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当有了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排斥和拒绝它,既不要否认它的存在,也不能任其发展,而要去接受它、了解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比如学会放松、丰富生活内容、换个角度看问题等。

  孙凌向同学们推荐每天做两到三次想象放松法,脑海中想象着最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场景,闭上眼睛慢慢去感受。如果考前紧张焦虑,可以想象自己某一次在考场上顺利答题的画面,有助于让心情平静下来。当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试着自己调节,做自己温暖的朋友,比如试着和负性情绪交朋友,给它起名与它对话:“你为什么找到我啊?”“是在提醒我什么吗?我有更重要的事,你先离开一会儿。”也可以寻求好的支持,比如信任的朋友、家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做一些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记者 赵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