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活用红色资源 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活用红色资源 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2024年06月18日 04:22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学校正式成立时即设立了教育学院,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教育学院。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学院自2011年开始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以来,依托地域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积极开展中小幼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培育出一支具有延安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红色精神主题培训引领

  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家精神。学院以“用好红色资源,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和延安精神特质的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总目标,结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确定“红色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劳模精神等)及教育家精神+中小幼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的培训主题,分层分类精准化制定培训方案,将红色精神、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课程设定为培训第一课,并引领培训全过程。

发挥红色课程主渠道作用

  为凸显培训主题,提高培训质量,达成培训目标,学院设计开发了以红色资源为主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延安精神解读”“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师德师风教育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红色资源与教育家精神培养”等理论性课程;“南泥湾精神现场教学”“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现场教学”等体验性课程。此外,学院还设计开发了陕西省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延安精神概论”“现代教师学”“学与教的基本原理”等课程。为保证课程实施质量,学院选聘长期扎根延安老区、奉献在教育事业一线、具有教育家精神和延安精神特质的专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引领,持续向学员传播教育家精神和延安精神。同时,学院还加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先后创设了中共七大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枣园革命旧址、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纪念地等23处体验教学基地。

红色资源贯穿培训全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学院持续把红色资源融入“引领、实践、反思、跟踪”培训四阶段全过程。在集中培训项目中,根据课程安排,把红色革命精神作为培训第一课,明确培训过程中的师德师风教育要求,夯实参训教师的思想基础;把整个培训看作是红色革命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过程,促进形成学员积极思考、认真学习、充分互动的良好学习态度,养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南泥湾精神体验教学、张思德精神和梁家河精神现场教学、延安精神师德修养经验分享、学唱红歌等教学活动推动师德实践,让培训工作走实走深;营造红色资源主题培训氛围,以良好教风和管理服务塑造学员扎实学风。

深化红色资源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为加强科学理论指导,深化红色资源的教师教育功能,学院加强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培训实践中,力争做到研训有机融合。近年来,申请完成了多项各级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和教育家精神方面的研究课题,包括《用红色资源培育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幼教师成长的探索》《延安红色文化育人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研究》等。同时,产出了《延安红色教育研究》《延安时期党领导基础教育的历史经验及时代传承》《高校红色故事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提高中小幼教师职后培训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理论成果融入中小幼教师职后培训中,保证了培训工作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在中小幼教师培训工作中,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持续用红色资源培育教师教育家精神,先后承担完成国培、省培等中小幼师培项目60余项,先后培训陕西省中小幼教师5000余名。未来,学院将继续为推动陕西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刘瑞儒 冯晓江 马小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