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门口接女朋友放学”“被丈夫家暴”……自导自演,捏造事实博流量,央视最新曝光→

“初中校门口接女朋友放学”“被丈夫家暴”……自导自演,捏造事实博流量,央视最新曝光→
2024年06月13日 00:21 每日经济新闻

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博取流量,不惜突破道德、法律底线,编造热点话题。有短视频博主发布虚构事实博流量、自导自演“互骂互砍”直播,公安机关对此依法打击,一起来看看。

博主初中校门口“接女朋友”放学?

假的!

4月14日,某网络平台出现一条短视频,画面中显示,一男子在湖南宁乡市的一所学校门口,似乎在等人,视频的标题写道“接女盆友放学”,该视频发布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关注。

宁乡市某中学管理人员:我们学校的老师最先发现,然后我的手机也收到3个家长发的截图,说明这个视频在家长中间已经广泛传播,我们发现这个事情后,立即向白马桥派出所报案。

该学校属地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对该短视频内容进行调查。据民警了解,该视频中的学校是当地一所初中,学生年龄的范围大多在12岁至14岁之间。

宁乡市公安局白马桥派出所所长 张杰:当时我们发现3个小时不到就有3000多的浏览量和转发、点赞,影响很不好。如果这个视频内容是真的,特别是接的那个“女朋友”如果是未成年人,可能会涉及犯罪。

为进一步查清视频内容的真伪和视频拍摄者的身份,宁乡警方联合网信部门对该视频账号的所有者进行调查,发现该短视频博主是一位叫熊某的福建籍男子。

在学校门口“接女朋友”放学的视频引发了社会关注,宁乡警方和当地网信部门也迅速介入调查,初步判断该短视频博主的造假动机就是博取流量,从而借机变现获利。4月15日晚上9时,也就是该短视频发布的第二天,网络博主熊某到宁乡市公安局白马桥派出所自首,向警方供述了自己摆拍虚假短视频的经过。

针对熊某虚构事实、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宁乡警方依法对熊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并责令其删除相关虚假内容,另外,熊某的涉事短视频账号也被封停处理。

女子发视频声称被“家暴” 

细节有疑点

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成为所谓“顶流”“网红”,紧跟热点话题就成了他们博取流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甚至不惜虚构事实,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也容易引起同业者模仿,形成恶性循环。网络博主倪某为博流量,编造了“被家暴”等系列短视频,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大量关注。

前不久,在某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系列女子遭受丈夫虐待的“家暴”视频,其中包含大量女性受伤、离婚证、法院等画面,这些视频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浏览和评论,而这起所谓“家暴”事件也引起了合肥警方的注意。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刘逸豪:她第一次发布是在2023年12月份,这个行为一直持续到2024年1月份,大概持续了两个月左右,发布的内容一共是十几条,浏览量已经突破了10万以上。

通过进一步调查核实,警方发现该网络博主在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并没有相关的诉讼记录,为了尽快确认视频中所谓“家暴”事件的真实性,合肥警方在江苏警方的配合下,最终在江苏启东市找到了视频发布者倪某。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刘逸豪:倪某其实对自媒体方面没有过多了解,只是在网络上发现别人发“家暴”的视频可以涨粉后,她也在网上搜集,找别人要一些“家暴”的照片,编纂成自己的视频,伪造自己受到了“家暴”,以此来获得关注。

据合肥警方调查,网络博主倪某从2023年年底开始连续发布了数十条被“家暴”的短视频,其中摆拍造假的套路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确定视频主题为被“家暴”,然后展示破碎的碗等生活物品,以此显示博主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家庭纠纷;

第二步是进一步展示受伤的照片、视频,以此让观众相信博主遭遇了严重的“家暴”;

最后展示撕碎的离婚证以及法院的相关画面,形成一个遭遇“家暴”后婚姻破碎的连贯故事。

据合肥警方统计,倪某通过在网上连续发布造假的“家暴”视频,让她的粉丝数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最高时达到了7.6万人。

目前,倪某的短视频账号已被封停,针对倪某捏造事实、摆拍虚假视频进行发布传播的违法行为,以及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合肥警方依法对倪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摆拍层出不穷

过度追求流量变现

“寒假作业丢巴黎”“给住院婆婆喂方便面”这些话题都曾上了平台热搜,但是也都出现了反转,权威部门出面辟谣,相关视频均系自媒体博主“摆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粉引流。法学专家认为,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正是对流量变现的不当追逐,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进行更加精准的规制与治理。

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4%。然而,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为了争夺流量和关注,各类虚假造谣行为也是层出不穷,编造和传播手法更是五花八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一些博主会通过引导性别对立、职业歧视、贫富对立这些情绪,提升短视频的关注度,避免跟其他短视频同质化程度过高。但究其根本,它依然是一种流量至上的规则导致的,短视频的经济价值完全被流量大小所牵制。现在来看,相当多的短视频制作者更加看重视频流量的热度,而不是关注短视频内容的质量。

专家介绍,自媒体摆拍造假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重点在于其高收益和低风险。在“流量至上”这种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高流量往往与高收益直接相关。

据记者了解,目前自媒体流量变现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短视频或直播带货,博主在获取一定规模的粉丝数量后,以相关网络平台为载体,将自有或第三方货源的商品推荐给粉丝售卖,从而获利;第二种是接推广广告,博主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后,相关领域的商家就会主动来邀约商业合作;第三种就是直播打赏,博主通过满足粉丝的各种需求以实现打赏的目的,从而与平台按比例分成获利。

专家认为,自媒体为了博流量而摆拍造假的视频,往往都以所谓“真实”社会事件呈现,因此更具欺骗性,而如果放任这种不道德、欺骗性的信息肆意传播,不仅会浪费大量公共资源,还会给社会风气和公共道德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正常的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在自媒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只在发布内容方面有具体限制,包括要求发布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等,但是对于自媒体信源的审核,以及传播伦理上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还是缺少监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家暴 曝光 央视 合肥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