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PM2.5年均浓度十年降六成!京津冀生态协同硕果颇丰

三地PM2.5年均浓度十年降六成!京津冀生态协同硕果颇丰
2024年06月12日 21:22 媒体滚动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嘉琪)6月1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十年成果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生态环境、园林林草部门和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讲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突出成效、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引领推动京津冀生态协同工作向纵深拓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十年成果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十年成果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摄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三地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十年来,三地持续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重污染过程“削峰降速”和空气质量同步改善,2023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六成左右。三地强化跨省重点流域联保共治,健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京冀、津冀分别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完善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抓好首都“两翼”生态保护,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为首都“两翼”高质量发展奠定深厚根基。共同构筑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北京市实施人工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131万亩,天津绿色生态屏障林木绿化覆盖率达28%以上,雄安新区绿化面积达73.8万亩,生态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按照“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在多个方面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毗邻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协同联动工作方案》,同步出台实施首部区域协同立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持续开展跨区域普法、执法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各层级、全方位协同不断深化,联建联防联治持续走深走实。

  在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十年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他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未来京津冀三地继续深化生态协同工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还设有展板区,展示了京津冀三地十年来生态环境、园林林草领域主要做法、典型经验。随后,与会嘉宾还实地考察了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优秀案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