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各行业加速探索合作新范式

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各行业加速探索合作新范式
2024年06月12日 05:58 证券日报

专题:后市风险偏好回升关注三信号 机构延续哑铃策略回归判断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田 鹏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山西金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数据资产入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经济信息社将充分利用积累的海量数据(维权)资源和市场稀缺数据、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落地实践经验,指导并协助山西金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产品设计等,进而共同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

  事实上,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席卷,数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接作用于生产时,对数据要素的分析与运用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促成异业合作时,数据能够帮助不同行业更精准地匹配需求和供给,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合作成本。此外,数据作为创新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不同行业能够找到新的合作机会,创造更多增值服务和产品。

  数据要素使用进展各异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兼具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根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我国数据资源“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数据“供—流—用”各环节主体逐渐丰富,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须释放,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可以把企业使用数据发展进程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内部有大量数据,通过在内部进行数据治理,形成了内部系统化的服务。第二阶段,企业开始依赖外部数据,以提升业务的质量和范围,这会产生大量外部数据的采购需求。第三阶段,企业不仅自己使用数据,同时还会在行业输出数据,使得企业数据供需平衡。第四阶段,企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组成和生产分配将是全新的。以上海随申行公司为例,其生产数据完全依赖于地铁、公交、轮渡等传统领域,公司汇聚这些数据后,为市民出行提供一站式服务。

  由此可见,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其直接作用于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效率加速跃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黏合效应,促成异业合作加速成势,催生出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实际中,我国企业的数据使用进展情况不一。其中,以前两个阶段为主要形式。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为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公司大力投入数字化变革,以业务战略牵引,以数据驱动,以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支撑,打造流程在线、共享、高效的敏捷型组织,赋能业务。2023年公司加快数字化战略转型,全年实施65个项目。在数据维度,统一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基于数据湖底座,结合业务场景搭建大数据智能应用,如光储经营可视化、财务预实分析、供应商画像等,驱动数字运营,辅助明智决策。”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正在数据使用的后两个阶段积极探索。例如,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与宁波银行北京分行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修长新表示,双方更多的业务交集,有利于促成双方之间客户高效、良性的流动,进一步降低协作成本;另外,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打造推出更多定制化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

  要素价值尚待进一步激活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我国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数据使用的各个情景,不断激活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但另一方面,企业在使用数据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在陈晓华看来,数据促进异业合作进展速度较慢,原因或在于不同行业、企业间的数据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整合和分析难度较大,导致了“数据孤岛”与数据共享障碍。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安全生态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或是破解行业之间开展数据合作阻碍的关键一步。当下,海量数据聚集后的风险加剧,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压力巨大,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以及权益侵犯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定价问题是摆在企业合作之间最显著的阻碍之一。由于数据具有可复制的特殊属性,同时目前尚未有有效机制来保障买卖双方权益,导致数据较难合理定价,从而影响买卖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在此背景下,我国持续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步伐,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据要素加快流转。例如,从2022年1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据二十条”,确立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开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便驶入“快车道”,《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接连出台。

  除了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外,在胡捷看来,技术的应用也是有效补充。比如,目前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借”,从而在破解数据可复制这一情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证券日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