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日友谊之船“鉴真号”中国造,中国造船业已站上世界之巅

首次!中日友谊之船“鉴真号”中国造,中国造船业已站上世界之巅
2024年06月09日 06:00 上观新闻

转自:王力

6月8日,第三代中日友谊之船“鉴真号”轮从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出发,驶向日本大阪,开启首航之旅。与1985年投入运营的第一代船、1994年投入运营的第二代船不同的是,第三代船首次由中国造,其设计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建造方是招商局工业集团旗下的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

第三代“鉴真号”轮开启首航。

从第三到第一

第三代“鉴真号”总长167.2米、型宽25米、载客192人、总吨位约2万吨、设计航速21节、可装载338个标准集装箱。该船是中日航线上(上海—大阪/神户)最智能先进、最绿色环保的客滚船。回首30年前第二代“鉴真号”投运时,这种高品质的客货两用客滚船对中国造船业来说,还是陌生的产品。那时,中国造船业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基本只有散货船。一年后的1995年,尽管中国造船业首次超过实力雄厚的德国,但摆在中国前面的,还有日本和韩国这两个造船强国——论规模,中国只能排到第三。如今,中国造船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的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造船业完工量、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超日韩总和,高居全球榜首。同时今年1至3月,中国新接订单量占据全球总量的近七成,达到69.6%。规模提升的背后,是产品力的提升。从油船、气体船、集装箱船、汽车船、破冰船到海工装备……现在没有一款船是中国造不了的。其中,国产大型邮轮的成功建造和投运是标志性事件。6月7日上午,载有近4000名游客的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1月1日首航至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旅客运输量突破15万人次,完成了37个航次。大型邮轮的成功交付和运营,代表中国造船业继实现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船、航空母舰之后,摘取了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明珠”中的最后一颗。不仅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集齐造船业三颗“皇冠明珠”的国家,上海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摇篮,也是唯一集齐三颗“皇冠明珠”的城市。这一路走来,充满坎坷。正如外高桥造船总经理助理、大型邮轮项目建造总监陈剑威所说,在建造首艘国产大邮轮的过程中,中国造船业“交了许多学费”,但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现在,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内,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加紧建造中,预计于2026年年底之前命名交付。第二艘国产大邮轮比首艘更大,但目标总建造工时较预计较首艘减少20%,并且人工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成本预计也将降低20%左右。

今年4月20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迎来下坞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

技术从跟跑到领跑

产品力提升的背后,其实是技术实力的不断突破。多年来,中国船企并没有在规模面前故步自封,而是在科技创新上不遗余力,产品不断向高端转型,从造船大国一步步迈向造船强国。2021年5月1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取得历史性突破,其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制9.9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乙烷运输船(VLEC)的首个B型液货舱完工。这个长、宽均超过31米的菱形B型液货舱,采用了江南造船首创的“BrilliancE®”货物围护系统,拥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其设计、建造理念已超越日韩船企,标志着中国造船业在液化气船领域从追赶者一跃成为领先者。正是凭借这一核心技术,江南造船VLEC市场占有率飞速提升,截至2024年3月底,江南造船手持VLEC订单达32艘,以运力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2%。回顾中国造船业迈向高端的过程,LNG船是一个起点,这是中国船企摘得的第一颗造船业“皇冠明珠”。2008年,当时中船集团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交付了中国第一艘LNG运输船。这款技术难度极高的高附加值船型可运载零下163摄氏度的LNG。为了这一天,沪东中华努力了十年。然而,这十年攻关只是开始。在零的突破之后,中国高端船与世界先进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接单方面,中国LNG船很长时间都落后于韩国,甚至成为中国民船领域“最后的短板”。为实现超越,沪东中华瞄准世界领先水平,不断打磨技术和管理能力,相继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船型。2021年12月,沪东中华推出第五代LNG船后,中国LNG船的技术指标终于实现反超,接单量也有了大幅突破。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船企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约8%,到了2022年则首次超过30%,不再是个位数。越造越好之外,中国高端船还越造越快。2023年11月,沪东中华一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较合同期提前5个月命名交付,总体建造周期17.5个月,效率首次超越国外竞争对手。而2008年沪东中华的第一艘LNG船,建造用时为40个月。就在今年4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集团,就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进行签约。据估算,订单总金额逾400亿元,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的纪录。一个细节是,与韩国船厂最新的27万立方米LNG船设计方案,以及现役最大的超26万立方米的LNG船相比,沪东中华的方案载货量更大、尺寸更小,船型设计更优。眼下,尽管韩国船企LNG订单依然多于中国,但在新接订单方面,中国船企已强势崛起。有专家预测,用不了几年,中国与韩国LNG船市场份额三七分的局面就将颠倒过来。正是技术上的升级,让中国造船业从跟跑变为领跑,真正站上世界之巅。

今年5月15日,沪东中华造船全球首艘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运输船“绿能瀛”号交付。

让船东有更多选择

中国造船业崛起,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或许,卡塔尔能源事务大臣、卡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阿德·谢里达·阿尔卡比说出了所有船东的心声:“过去,我们所有的船只都是在韩国造船厂购买。现在,鉴于我们想要的船只规模以及中国造船能力的提升,我们正在选择的是中国造船厂。”

市场的选择最具说服力。半个多世纪以来,造船业从日韩争霸到韩国一家独大,再到中国崛起,中国船企打破了韩国船企的垄断,让世界船东有了更多选择。

当卡塔尔能源公司想买更多LNG船时,韩国船企无法再同以往那样坐地起价。同时,卡塔尔能源公司也不会因为韩国船企的产能限制,失去发展机遇。

有人担心,中国船依靠低价和补贴抢占市场。但如今,中国船企拼的并不是价格,而是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后者正是拒绝低价的底气。

沪东中华造船营销部部长张恒曾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经历。

2024年农历新年后,张恒出差飞往西亚地区商谈新订单。

在谈判桌上,船东方反复施压,有意无意提及合作过的韩国船企,希望中国船企给予更低的价格。

但张恒没有理会,反而挺了挺腰身说:“我们产品的竞争力,完全配得上这个价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鉴真 中国 LNG 中日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