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行业1%地位!坚守战略定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科达制造陶机一季度订单大增

稳固行业1%地位!坚守战略定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科达制造陶机一季度订单大增
2024年06月08日 09:23 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2023年是中国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元年。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正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动力源泉”, 亦指导着中国陶瓷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世界陶瓷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科达制造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建筑陶瓷整厂整线装备及服务的企业,旗下拥有“科达(KEDA)”、“力泰(HLT&DLT)”、“唯高(ICF & Welko)”、“ 广东康立泰(QUANITECH)“四大知名品牌,综合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截至目前,科达制造陶瓷机械产品已销售至60多个国家及地区,正持续进行全球更广泛的海外布局。

“跨越”“竞争力提升”成为科达制造陶机业务2023年“关键词”

科达制造(600499.SH)总经理杨学先用三个词语概括了中国陶机龙头的2023年:“跨越”、“竞争力提升”、“有满意也有不如意”。“跨越”在于,去年取得的成绩与以前相比在质量上有了更大的进步,这与公司过去一年“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关。而“有满意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则集中在去年受大环境利空因素影响的业绩表现。

受国内房地产低迷、全球经济放缓等影响,2023年科达制造陶机业务整体有所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科达制造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亿元、20.92亿元和18.79亿元,其中建材机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77亿元,同比下降约20%;而毛利率却逆势提升2.38个百分点,达28.39%,且主要的陶机业务海外接单占比超55%。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科达制造更像是中国制造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虽然面临国内市场的阵痛,但整体盈利水平持续稳定,在行业竞争力上稳步提升,同时客户结构上广泛布局全球市场,海外收入及接单占比逐步抬升。

图注:2024年5月,土耳其陶瓷头部企业Kale集团到访科达制造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图注:2024年5月,土耳其陶瓷头部企业Kale集团到访科达制造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去年下半年,杨学先在全球主要陶瓷产区走了一圈后发现,尽管大环境不佳,但科达制造在同行对比中依然相对领先,至少在快速变化的复杂外部环境下,公司仍然保持着战略定力:全球化布局、技术领先。

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购买土地等,目前科达制造已形成近百万平方米的海内外生产基地分工协作的布局。同时,公司相继成立印尼子公司及其他海外办事处、建立配件耗材仓库等,并通过收购意大利模具企业FDS以及入股陶瓷色釉料、墨水国内龙头企业国瓷康立泰等产业链延伸举措,进一步加强全球营销网络、管理团队及供应链的整合,持续深化了海外本土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中国陶机行业的龙头代表,科达制造去年在全球化布局中取得显著进展。

图注:科达制造收购意大利模具公司FDS 70%股权图注:科达制造收购意大利模具公司FDS 70%股权

“现在全世界做建筑陶瓷的企业,可能不一定每家都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但它一定知道科达制造。”他说,“这在中国企业里并不多见,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有陶瓷厂,而有陶瓷厂的地方不可能不知道中国的科达制造。” 杨学先对科达制造陶机领域的全球化成果及竞争力较为满意。

图注:2024年5月,印度陶瓷头部企业Kajaria集团访问科达陶机并达成战略合作图注:2024年5月,印度陶瓷头部企业Kajaria集团访问科达陶机并达成战略合作

科达制造和萨克米作为全球陶机行业的两大龙头,一家起源于陶机行业历史悠久的意大利,一家则来自于专注攀登工业科技树的中国。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来自中国的科达制造正在快速追赶竞争对手。而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变化,则构成了科达制造登顶全球陶机行业龙头的先决条件。

设备更新激发市场潜力,科达制造持续构筑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案》。该方案提到,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2024年5月23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相关政策的推出,对陶机行业是一个重大利好,面对设备更新的浪潮下的新机遇,其产品需要符合数字化、节能减排的趋势。而科达制造早已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布局,当全球市场对陶机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时,科达制造都能及时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最新解决方案,赋能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图注:科达制造及子公司携众多新品亮相2024潭洲陶瓷展图注:科达制造及子公司携众多新品亮相2024潭洲陶瓷展

在今年的佛山(潭洲)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览会上,科达制造带来了氢动力宽体窑、多元摆动智能抛光机等陶瓷加工重器,这些产品融合了高效智能与绿色低碳的理念,在数智化、节能减排方面位居行业前列。

其中在展会上亮相的多元摆动智能抛光机,在磨头减少30%的基础上,加工质量提升20%,单机能耗降低30%,还可接入整线集中管控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同时,其单头磨块更换时间≤90秒,无需人工操作,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安全性及智能化水平。

图注:多元摆动智能抛光机图注:多元摆动智能抛光机

“数字化必须要为公司提质增效,要有实际效应,而非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杨学先如是说。在今年的潭州陶瓷展上,科达制造也展示了数字化工厂项目——甄陶MOM3.0,并连续签约了多位客户的数字化工厂项目。与一般的数字化工厂项目不同的是,甄陶MOM 3.0引入了AI并加入了智能工艺模块,通过与行业领先的大模型合作,为陶瓷企业定制最佳的工艺优化路线。

具体来说,甄陶MOM 3.0打通了陶瓷整厂的数字化、智能化,使得陶瓷工厂实现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成本核算、质量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变革,进而推动企业节能降耗与提质增效,提升陶瓷企业在需求下滑、竞争加剧、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的竞争力。

历年来,科达制造持续创新、不断超越,依托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了大量创新研发成果,公司“基于AI视觉的建筑陶瓷墙地砖分级分色智能检测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建筑陶瓷抛光线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子公司德力泰“高能效大产量发泡陶瓷隧道窑成套装备”“零碳烧成陶瓷砖中试生产应用示范”等10余个项目于2023年陆续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新质生产力”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一套解题模板——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科达制造则将这套解题模板进一步延伸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服务”。

过去的中国制造业只是将产品销售出去,但如今的中国智造却是将产品和技术服务一起销售出去。“以前总说中国只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强国,但现在是又大又强,这点要非常自信。”杨学先说,“以前,我们只是卖产品,现在我们还卖服务,是带有技术的服务。”

据他介绍,科达制造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和支持,“当客户需要一些配件、耗材时,科达制造可通过全球就近的服务网点或配件仓发货,并快速交付给客户。”

图注:2023年3月,科达土耳其BOZUYUK工厂正式奠基图注:2023年3月,科达土耳其BOZUYUK工厂正式奠基

同时,作为典型的离散型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科达制造陶机产品零部件多,产品复杂,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科达制造对内通过开展数字工厂、数字车间建设,引入数字设计工具,促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图注:子公司德力泰开创性地建成了窑炉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图注:子公司德力泰开创性地建成了窑炉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

“我们将技术改造从硬件延伸至软件。2021年到2023年,我们在硬件上的投入比较多,集中在自动化程度更高、精密度更高、数字化程度更高的设备升级。软件上,主要是数字化处理,这部分投入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红利。”杨学先说。据了解,科达制造过去数年在人员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其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说明人员效率对应大幅增加。

“以2024年1月份和2022年1月份深加工事业部经营情况作对比,同样是单月完成产值超1亿元,以前需要至少20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约120人。过去一条陶瓷抛磨生产线,交付周期需要约45天,数字化改造后,交付周期缩减到25天。数字化建设让科达制造释放了更大的生产力,交付效率得到大大提升”,科达陶机副总经理、深加工机械事业部总经理隋旭东介绍。

图注:科达制造深加工车间智能立库图注:科达制造深加工车间智能立库

借助核心研发能力和优秀的经营管理,科达制造的全产业链系统配套、工艺技术配套能力以及服务网络布局为科达制造赢得了众多的客户订单。

“公司陶瓷机械2024年一季度在接单及发货层面都大幅增长,其主要增长来自于海外,配件耗材服务亦取得较好成绩。从地区来看,订单增速最快的主要来自于欧洲。以往科达制造陶机产品主要深受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欢迎,欧洲、北美等市场长期被意大利的设备所垄断。近几年我们通过智能化改造等措施,陶机产品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已经不逊色于意大利产品,同时我们具备产量大、成本低的优势。” 科达制造在一份官方公告中提及了智能化改造后的陶机产品对订单数量的影响。

“包括公司2018年收购了意大利陶机企业唯高,希望融合意式制造完善公司产品线及产品力,比如在产品机械部分,我们在中国进行制造,因为中国有非常完整的供应链,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较低。而在电控、自动化方面,我们在意大利唯高做,此举能够很好地保证产品延续欧美客户使用习惯。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陆续收到一些欧洲的订单。” 科达制造表示。

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生存下去的第一标准,其次则是创造更多的价值。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后的产品和快速响应的服务网络正构筑起科达制造在行业内的竞争壁垒。

全球陶机市场前景光明,长远战略定力穿越周期

要预测陶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趋势。过去数十年,中国房地产飞速发展,中国陶机行业得以快速壮大。但中国陶机行业想要继续增长,必须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上。

“陶瓷制造本身是一个大产业,我一直看好它,也比较有信心,这是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杨学先认为,科达制造在十多年前就践行全球化的布局策略,无论是非洲、印度还是欧美,都有着大量的需求,全球市场仍然一片光明。

只是,企业发展必不可能一帆风顺,行业自有其发展规律。

“做企业,永远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它的发展一定是波浪式的。”他说,“比如前些年不算很好的印度市场,目前有了改善的迹象。反而越南今年就遭遇了周期性增长的问题,市场表现不太好。而印尼存在大量的改善需求,我们在印尼已经成立子公司,准备在当地推行公司化运营。”

图注:科达制造印度生产基地图注:科达制造印度生产基地

面对变化迅速的外部环境,科达制造必须提前做出转变。科达制造内部早已达成共识,陶机业务的定位要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生产服务商,这样才能让公司顺利走往下一个周期。

当前,科达制造在全球已建立起庞大的服务网络,一方面,得益于科达陶机、力泰陶机的规模优势,以及海外建材巨大的产能支撑,配件、耗材、原辅材料、墨水、辊棒等具有明显的集采优势及质量保障;另一方面,公司收购了意大利FDS模具公司后,完善了包括海外模具服务人员在内的全球服务队伍的结构,组建了经验丰富的全球服务团队,绝对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省事、省心、省钱”的“三省”模式,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指出。

图注:科达制造收购国内色釉料、墨水龙头国瓷康立泰40%股权图注:科达制造收购国内色釉料、墨水龙头国瓷康立泰40%股权

“与时俱进”是科达制造的优点。杨学先表示,无论企业是转型升级还是打造新质生产力,与时俱进都是必须的,根据时代的变化去提升制造能力、研发能力、交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才能持续提高。

如今,科达制造已经拥有面对全球市场的经验,未来还将沿着全球化”、“服务化”、“数字化”为战略主轴持续前行,持续巩固行业1%地位。背靠中国智造,从中国陶机的1%冲击全球陶机的1%。

“不管未来概念如何,永远保持竞争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是企业长远致胜之道。”杨学先对科达制造的竞争力深信不疑,“认真干实业,努力做产品,伟大的企业可以改变时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陶瓷 科达 高质量发展 竞争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