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青年报
“唐山的馒头窑由谁建的?动物骨粉也可以做瓷器吗?”近日,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上,唐山陶瓷协会专家组成员,原唐山第一瓷厂党委书记、厂长葛士林带领大家回顾了唐山陶瓷的历史沿革。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对唐山陶瓷文化的独特见解。
葛士林
“600多岁”的唐山陶瓷身世不凡
葛士林介绍道,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是唐山陶瓷传奇的起点。在这一年,山西移民田时宽、范时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唐山的弯道山,发现了那些埋藏于地下的宝藏——适宜制陶的黏土和燃料资源,建立了窑上庄,修建了馒头窑,从而拉开了唐山陶瓷生产的序幕。
唐山骨质瓷
馒头窑又被称为圆窑,因形状近似馒头而得名,其由来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馒头窑结构简单、易于建筑、基建投资少,不过也存在升温和降温速度慢、烧成时间长、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这就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自明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唐山陶瓷也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粗瓷窑口。葛士林介绍道,民国时期,随着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唐山生产出了建筑卫生陶瓷、电瓷、理化瓷等工业陶瓷,远销东南亚海外市场。20世纪20年代初,唐山的启新磁厂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瓷。
唐山骨质瓷
葛士林说:“新中国成立后,唐山陶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工业环境、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基础,唐山将机械化生产的日用出口陶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20世纪70年代唐山已与景德镇、醴陵、佛山、潮州、宜兴、德化、淄博并称“八大瓷区”。200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授予唐山“中国北方瓷都”的称号。
唐山骨质瓷名声在外
唐山陶瓷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曾经风靡一时的骨质瓷。“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五星级国际酒店用瓷、航空用瓷以及国家重大活动用瓷,都会优先考虑唐山骨质瓷。”葛士林介绍道,骨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唐山开始研制骨质瓷,并于70年代初获成功。到现在,唐山已经是我国最大的骨质瓷生产基地。
唐山骨质瓷骨质瓷以动物骨粉和石英为原料,经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成型。动物骨粉的加入使其瓷质更细腻、白度更柔和,其细密坚硬程度是普通瓷器不可比拟的。骨粉成分40%以上的器具更偏乳白色,因此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但骨粉的加入也带来了一定的烧制难度,所以骨质含量越高,成品就越贵。
观众席
从2015年起,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葛士林通过整理自己对唐山陶瓷历史的研究结果,书写了近250万字的《唐山陶瓷史略》书稿。他坦言,撰写《唐山陶瓷史略》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唐山陶瓷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这部书能为唐山陶瓷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