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 向海图强

经略海洋 向海图强
2024年06月07日 07:0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观澜 本报记者 童彤

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港口是反映航运发展和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更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风向标”。当前,我国主要港口在积聚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实力上正表现出“气吞山河”的魄力。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2024年前4个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1—4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5.5亿吨,同比增长5.2%,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3.5%和9.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03万标箱,同比增长9.0%。

港口货物吞吐量稳中有升,正在成为我国港口建设从世界一流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目标跨越的生动注解。伴随着港口吞吐规模、效率的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国民经济向好发展势头也日渐强劲。

吞吐量稳中有升 彰显经济复苏势头

当前,我国港口吞吐量、海运船队规模均已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

港口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2021年2月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如今,遍布我国海岸线的众多港口正显露出全国乃至世界性枢纽港特征,成为观察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的绝佳“窗口”。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1—4月集装箱、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统计,1—4月,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北部湾港、日照港分列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1—4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列前十名的为宁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青岛港、日照港、广州港、天津港、苏州港、烟台港、北部湾港。

从整体来看,全国主要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同比增速呈现“飘红”态势,其中,北部湾港在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中更以21%的同比增速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外部需求回升,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平稳向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具体的贸易伙伴和主要进出口集散港上,同样呈现高度正相关表现。比如,东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4个月中国—东盟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8%。北部湾港作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战略支点,凭借“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定位,吞吐量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正是受益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港口建设深受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层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部署的积极影响。

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为例,在黄建忠看来,上海自贸区发挥了改革开放“领头羊”作用。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中有半数以上是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的创新成果。

“这些政策和制度创新营造出的优质营商环境调动了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积极性,助力外贸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黄建忠说,因此,民营外贸企业对港口集装箱吞吐规模需求与日俱增。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6%。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长10.1%,进出口值增长10.7%,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中国港口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4月,我国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19.05万标箱,同比增长8.9%。

一流强港须兼顾吞吐规模和效率双提升

建设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和一流服务的港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港口的重要指示。当前,摆在我国主要港口面前的时代“必答题”之一,正是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其中,不遗余力注重吞吐规模和效率双提升,正在成为近年来主要港口积极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共同选择。

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为例,今年前4个月,宁波舟山港以47179万吨规模的货物吞吐量和6%的同比增速居全国主要港口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3.24亿吨,同比增长4.9%,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530万标箱,同比增长5.9%,稳居全球第三。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300余条集装箱航线,密布的航线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织点成网,成为全球重要港航物流中心、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和现代航运服务基地。

此外,港口管理是否高效,事关港口货物、集装箱装卸、转运的便捷性,效率高低更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试金石”。无论是东南沿海大港,还是内河港口,都深谙港口资源集约化、运营一体化提升吞吐规模、转运效率的内在逻辑。

一时间,流程专业化、绿色低碳化、数字化赋能成为推动港口运营管控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向数字科技要管理效能”正在成为全球共识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自动化码头建设或改造,实现港口的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正在逐渐形成席卷全球的潮流。

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已建成和在建或规划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120余座,我国有42座,规模居世界之首。

“一流港口建设对于提升重点物资运输能力、集装箱运输的韧性、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促进港产城的融合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未来除东南沿海省份,中西部等长江沿线省份和城市“借海出港”货物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加之未来我国制造业优势不断彰显,外贸进出口也将呈现对内增加进口、对外扩大出口的双增长态势。“这对港口吞吐量的需求规模也会相应增加。”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对于我国各大港口而言,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向海而兴正当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