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蒲青翠粽叶香

转自:嘉兴日报

  ■沈蕾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近些年来,每逢端午,嘉兴这座向来低调的江南水乡城市,就会迎来高调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

  6月2日,一声令响,19条龙舟争先恐后,划破西南湖的平静。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又有京杭大运河环绕,自古河湖纵横、水网如织,“以舟代车”是常见的出行方式。因此,充满仪式感的端午龙舟赛,可说是日常出行方式和体育精神的升华。清代秀水人王概的《龙舟竞渡卷》,展现的正是盛清时代一派欢腾的端午竞舟场面。

  而今,嘉兴端午的知名度倒并非得自龙舟,而是粽子。端午食粽,古已有之,且风行全国。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沉江的故事,总是和粽子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南朝梁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最早将屈原和端午结合,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多年,屈原和粽子怕多有附会之嫌。

  今天的端午节俗,从内容到形式,更为综合,不仅融合千百年来南北方各地的祭龙风俗,夏季祛病防疫,还结合了区域性的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信仰,悬艾叶、佩菖蒲、戴香囊、系五色线、沐兰浴、吃粽子、食“五黄”、赛龙舟等,以期祈福祛邪。北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词中就有: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可见端午节俗由来已久,且历久弥新。

  初作年代略晚于王概的杭嘉湖市井图册《太平欢乐图》,《采艾》和《卖粽子》两叶,都与端午有关。

  《太平欢乐图·采艾》有按语:

  《岁时记》曰: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食之。《荆楚记》曰:五月五日采艾悬户上。今浙江风俗,至端午亦皆市菖蒲,析如米杂雄黄食之。并作艾虎戴小儿头上,谓取耆艾之意。

  按语中貌似引用了两种文献《岁时记》和《荆楚记》,笔者以为此处所指就是南朝梁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该书可说是记录岁时节俗的开山之作。宋元易代之际,该书一度亡佚,明中后期,又得以从类书中被重新辑出,即为今本。虽版本复杂,这段辑佚的佳话中也活跃着明季嘉兴人的身影,此处暂且点到为止。

  端午时节,以具有药用价值的菖蒲、艾草等药草,或食之,或悬门户之上,有祛除毒气的功效。在清代,一到端午,就可以从小商贩手头买到菖蒲,搓细碎如米粒大小之后,加雄黄同服。人们还会用艾草来制作虎形装饰,戴在小孩头上,保护孩子免遭疾病、蚊虫叮咬。在古代,五月即为仲夏,是一年之中极为酷热的月份,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常被视为毒月,五月初五更是恶日。因此,端午节令的首要任务便是驱邪避灾,防病患于未然。

  菖蒲、艾叶之类的药草,除了可供食用、悬挂、佩戴之外,还颇有观赏价值。清代苏州吴县人顾禄《清嘉录》中,有关于“端阳景”的记载:

  五月五,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又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

  其实就是将一些节令花卉绿植插在瓶中,作为文房清供,妇女也可折取花草插在发髻上装饰。明清两代,“端阳景”的绘画题材颇受欢迎,现藏台北故宫的嘉兴画家陈嘉言《端阳景》便是一例,只是图中并非瓶插清供,而是鲜花赏石相得益彰。

  说到嘉兴端午,怎能没有粽子。粽子是嘉兴最为响亮、耀眼的一张美食名片。《太平欢乐图·卖粽子》一叶画一小贩身压扁担,一头挑着煤炉,另一头一口敞口大锅里放满扎得紧紧实实的粽子。小贩一手扶扁担,一手执一柄蒲扇,晃晃悠悠地行走在街头。

  图中有按语:

  《文昌杂录》:五月五日有百索粽子。今浙江逢五日,家必以粽相馈遗取办于市者居多。《风土记》曰:端午进简粽,一名角黍,以茭叶裹黏米栗枣煮令熟,盖取阴阳包裹之义。

  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提到五月五日的百索粽。所谓“百索”是指五色丝线,端午时用以缠臂辟邪。宋时民间用百索来绑粽子,称为“百索粽”。粽子历史不一定能够远溯至屈原时期,但文献中确实有晋代已有粽的记载。在宜兴人周处(也就是“除三害”的那一位)《风土记》中,又名“角黍”的粽子,以茭叶包裹黏米和栗子、枣子,煮熟后食用,这或许就是甜粽子的雏形。

  清代如按语所言,“取办于市者居多”。清代嘉兴民俗文献《古禾杂识》中有晚清吴受福增补的一段描述:

  禾城四门,风景各殊。昔谚有曰:“北门米脚子,南门大粽子,西门叫化子,东门摆架子”。盖北市向多米行;南市极短,止通乡儎,无大店铺,仅见鬻糕团小经营,而某家角黍最大,乡下人竞趋之。

  南门历史上是嘉兴米市较为集中的区域。大粽子结实管饱,价格公道,对那些经南门进城做小生意的周边农户而言,是最便捷的快餐。彼时,嘉兴南门、东门一带,还有卖油煎白水粽的摊位。白水粽,就是单纯的无馅糯米粽,个头比一般的肉粽小。油炸之后,外皮酥脆,再佐以白糖蘸食,香甜可口。

  江南的饮食,离不开稻米。周作人在《再谈南北的点心》一文中谈及:

  点心招牌上有常用的两句话……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

  这“细点”又分干点和水点,水点中的翘楚自然非粽子莫属。而嘉兴最负盛名的“江南粽子大王”、百年老字号“五芳斋”,得名亦出自《古禾杂识》:

  昔日有白水粽、红枣粽、赤豆粽、豆板粽和碱水粽,俗称“五芳”。

  不过如今粽子的馅料早已超出了“五芳”的范畴。就拿最有名的鲜肉粽来说,吃起来口感“烂糊塌倒”,肉的油脂早已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与酱汁、糯米完美融合,咸鲜合一。艾蒲青翠、粽叶飘香的时节,不必计较粽子是甜是咸,青菜萝卜,各取所爱即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粽子 屈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