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秘绿色科技与“衣食住行”深度融合

“碳”秘绿色科技与“衣食住行”深度融合
2024年06月07日 00: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于6月5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在本届碳博会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亮相,带来涉及各行各业的技术和产品,不仅全面展现低碳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更积极促进绿色低碳贸易对接和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各界经验实践的交流与分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刻有“绿色属性”的技术成果,正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中。

  ● 本报记者 乔翔

  衣:产业链协同降碳

  运动鞋、运动背心、运动T恤……在本届碳博会上,朗泽科技展台上呈现的各类服饰并非出于时装展示,而是意在突出公司通过自身核心技术将废碳转化成高值产品的低碳理念。

  “这些看似普通的衣服实际都是将工业废气,市政垃圾、农林废弃物、废弃物衍生燃料等固废,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原料中的废碳通过公司专有菌种及气体发酵工艺转化成相关原料,再进一步深加工制成各类高值衍生品。”朗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碳博会,我们将展示纺织、化工、轻工等行业的绿色低碳实践。以纺织行业为例,我们打造了‘一件衣服的碳中和之旅’场景,呈现从原材料、纱线、面料到成衣的产业链协同降碳成果。”碳衡科技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碳衡科技展台,一款碳中和宠物服装吸引了众多目光。“从源头看,这款产品使用了可持续环保纱线企业提供的获得碳中和认证的纱线,该宠物服装品牌通过使用这款纱线从上游供应商环节便开始进行了减碳。”该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生产环节,该宠物服装品牌通过3D虚拟制版技术、回收利用高品质滞销原料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工序浪费,在产品废弃后还可以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可持续。

  据介绍,利用碳衡科技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及全流程的“碳足迹核算-验证-披露”服务,该款宠物服装取得了权威认证,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验证产品碳信息的真实性。

  “纱线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关键节点,肩负着推动产业链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协同增效的重要使命。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必经之路。”该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在本届碳博会为上海中纺联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款植物染有机棉氨纶汗布颁发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三款产品碳足迹的建模与核算由SGS的战略合作伙伴碳衡科技完成。“这代表传统的植物染服装产业链领域已取得低碳管理的突破,该成果有助于推动植物染服装产业链的绿色发展。”SGS相关负责人说。

  食:探索低碳生产路径

  与气候变化同样受关注的塑料污染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本届碳博会上,相关食品企业带来了其对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思考和成果。

  “由于回收价值较低、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以及消费者对软质塑料回收认知度低等原因,软质塑料的回收率远低于平均水平。”有行业专家告诉记者,需要相关企业积极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以实际行动贡献绿色能量。

  本届碳博会,太太乐展示了其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成果。“通过研发团队的努力,公司成功实现了高阻隔膜的创新应用,为可持续包装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太太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新型材料的运用,巧妙地将原本难以回收的铝箔复合包装袋升级为可回收再生设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目前,这一环保新包装已广泛应用于太太乐相关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绿色、健康的选择。”

  “在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等绿色属性加持下,生物基材料愈发成为低碳产业的重要推动力。”行业专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生物基材料未来有望在食品包装、医疗设备、纺织等领域加速渗透。

  康师傅在本届碳博会上展示了其与专业3D打印材料合作伙伴诺思贝瑞的合作成果。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茶叶在被萃取有效物质之后,会产生大量废弃茶渣,为解决茶渣填埋处理降解时间长的问题,康师傅联合诺思贝瑞,将茶渣与生物降解材料PLA(聚乳酸)融合,联合推出了一款创新3D打印材料。

  “该技术主要是将废弃茶渣再利用,通过优化茶渣颗粒度和添加比例,与PLA融合,共同推出性能优越的新型复合环保材料,为3D打印制品创新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该技术,茶饮料制作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减少了90%,且该3D打印技术相比传统制造方法可以减少50%至80%的碳排放。

  住:舒适与环保可以兼得

  “建筑行业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即顺着低碳、净零碳、零碳建筑的路径一步步在走。”建科股份相关技术专家告诉记者,从智能化、节能化、舒适度综合来看,现在很多建筑会采用更好的节能保温技术,更好的机电设备,同时还会用到可再生能源。

  “以前会认为节能和舒适无法兼得,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成熟利用,通过使用优质低碳材料,加之精细化智慧能源管理,在保持居住办公品质的前提下,依然能够实现绿色低碳。”该专家表示。

  记者从本次参展的上海建工了解到,建材产品碳足迹评估、削减方案及碳标签开发项目是其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重要工作之一。

  上海建工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将生产的若干类主要建材产品,包括预拌混凝土、预制管片等作为评估和管理对象,对其半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行系统精准核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原材料替代方案评估、运输物流优化评估、制造过程能效诊断等工作,形成产品全过程碳足迹削减实施方案,并对低碳建材产品进行碳足迹认证及碳标签应用。

  华建集团借绿色低碳标杆项目的亮相,彰显出其开展低碳全过程服务,打造引领性低碳规划与建筑工程的决心。

  以临港新片区某地块项目为例,其通过优化外墙保温系统、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保证资源再利用,并有效实现可持续低碳环保。项目将在“超低能耗韧性城市”这一设计理念下,全面提升居住舒适度,预计今年内竣工。

  双碳目标的提出也加速了酒店行业在绿色领域的转型步伐。以参展本届碳博会的万豪集团为例,近年来他们制定自身减碳目标并推出一系列绿色发展措施,包括减少一次性用品提供、降低能耗和塑料使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等。

  “上海某酒店就通过AI及大数据来追踪、控制和减少酒店的食物浪费。同时,推动在酒店内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采用太阳能为酒店部分区域供水和供电,并通过安装热泵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实现绿色低碳的基础上提升居住体验。”万豪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该酒店已成为万豪集团大中华区首批完成能源评估-机电系统回溯调试的酒店。

  行:持续拓宽“绿行”边界

  作为本届碳博会的重要参与方,汽车行业如何驶向“绿色未来”备受关注。

  2023年,特斯拉全球生产并交付超180万辆电动车,为全球客户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2000万吨,制造一辆特斯拉的用水量比行业均值低27%……本届碳博会,特斯拉携全品类硬核科技参展,全方位解析其低碳秘密。

  在特斯拉展台,记者看到其首次展出的电机系统深度拆解件。“率先使用碳化硅MOSFET功率元件,进一步提升了电机控制精度,实现电驱更低能耗。”特斯拉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独特的工艺技术加持下,特斯拉创新性应用银烧结技术,大幅降低产品散热损耗,实现整车更长续航。与此同时,通过高效的材料利用实现了更小的质量与体积,从而提高产品功率密度。

  特斯拉能效“秘密武器”还体现在电池系统上。“得益于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电芯结构设计、冷却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不断优化突破,使得特斯拉电动车拥有行业领先的能耗表现。”上述人士说。

  在本届碳博会上,特斯拉在临港集团展区还展示了Megapack储能系统应用场景。“每台Megapack储能系统机组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的能源,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或能够驱动65台Model 3后轮驱动版满电行驶。”特斯拉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家垂直整合的能源存储大型供应商,特斯拉致力于让每一度清洁电力物尽其用。

  上汽集团则通过展示其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和“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等智能电动底座技术,凸显其“低碳硬实力”。据悉,上汽星云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涵盖了驱动、储能、底盘、热管理等软硬件系统。

  为了更好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协作必不可少。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伟巴斯特在本届碳博会着重展示其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领域的创新成果,带来太阳能车顶、可拆卸轻量化车顶、可升降式车顶传感器模块、混合动力电池系统等创新产品。

  在伟巴斯特展台上的座舱中,记者看到其创新打造的车顶系统。“轻量化有助于减少车辆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也是伟巴斯特车顶产品的创新优势所在。”据伟巴斯特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智能座舱的加速应用,车顶也在不断突破功能边界,助力低碳节能目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低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