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酒市场如何振兴?12位嘉宾在中国酒业漠河大会上是这样说的!

东北酒市场如何振兴?12位嘉宾在中国酒业漠河大会上是这样说的!
2024年06月07日 05:31 市场资讯

振兴东北酒市场 共促消费新势能,

12位嘉宾分享真知灼见,

如何前瞻东北酒未来?

6月6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吉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辽宁省酿酒协会、辽宁省酒类流通协会联合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的“振兴东北酒市场 共促消费新势能”——中国酒业漠河大会在黑龙江省漠河市举行。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赵长茂,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一级巡视员李忠春,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原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叶晓峰等特邀嘉宾;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王新国、常务副会长刘员、秘书长秦书尧、副秘书长邢春雷、副秘书长赵禹、副秘书长王祖明等国家级协会领导;黑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崔龙江,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工业处处长高睿,黑龙江省委社会组织工作部处长秦晓明,漠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郝玉华等黑龙江省相关部门领导;中国酒业泰斗高景炎,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家委员会成员王贵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首席专家、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良,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第六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 韩印,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赵志昌,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高军,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程劲松,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理事文连奎等白酒专家;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永桓,吉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强,辽宁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符子英、执行会长李腾龙,辽宁省酿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立新,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英,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东海,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庆璋等省级协会领导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吉洲,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锋,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王丽娟,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青花郎事业部副总经理朱继良,小糊涂仙酒业集团生产保障中心负责人宗梁、黑吉辽大区总经理李斌,湖南零零玖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公关总监黄礼龙,吉林省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第一负责人丁宁,黑龙江省玉泉酒业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重,庄河市蓉花山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朕,大连辽一酒厂董事长徐长卓,凤城市时代老窖酒业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澎,辽宁玉浆源酒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济涛等特邀企业代表哈尔滨往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笑卓,哈尔滨小酒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佳,长春市诚祥汽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勇,吉林省四方商贸公司总经理高峰,吉林省酒圈汇酒类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龙,漠河市兴龙名优酒行总经理孙红等东北地区优秀酒商代表;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北京君度咨询总经理、北京链一链新零售总裁云潇雨,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等营销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来自政府、协会、酒业专家、名酒企业、经销商等方面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东北酒产业发展的历史成果与未来潜力深入交流,为东北酒产业的振兴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王新国:东北酒业振兴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自信、创新、共赢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王新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王新国

王新国表示,处于新一轮调整周期的酒类行业,正在从品质、文化、流通、服务等全方位推进创新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在他看来,这是东北酒业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所在,是东北酒业重塑价值、树立形象、扩大消费的关键契机。

对此,王新国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自信:东北酒业应加强品质自信、价值自信与发展自信,以增强市场对东北酒高品质的了解和认同,推动东北酒品牌升级、提升整体产业结构,加快制定科学、可行的东北酒业振兴规划并付诸实践。

创新:东北酒业要从产品、文化、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发更具针对性、引领性的产品,构建强大的品牌文化力量,营造良好的消费体验,实现市场的出圈、出彩。

共赢:东北酒要追求产区共赢、厂商共赢、行业共赢,形成合力为“东北好酒”发声,为东北酒业振兴提供充分的市场化支持,更好地满足需求、适应环境。

█ 李忠春:东北酒业肩负重要使命,面临重大机遇

▎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一级巡视员 李忠春▎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一级巡视员 李忠春

“东北酒业肩负重要使命,面临重大机遇。”在李忠春看来,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被赋予了新时代东北振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新使命。

而酒业在振兴东北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酒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与民生发展的带动力极强。

在上游,酒业的原粮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助力农民增收,推广现代种植,推动乡村建设;在中段,酒业作为传统产业,现代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在下游,酒业流通网络发达,终端分布广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繁荣市场消费和活跃民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他表示,东北酒业振兴发展,具备充分的基础条件。

一是东北拥有“好山、好水、好粮”的得天独厚资源,决定了东北好酒的品质优势;二是东北酒业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底蕴,酿造技艺精湛,文化价值突出,决定了东北好酒的品牌优势;三是东北酒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市场,决定了东北好酒的消费优势。

在此背景下,东北酒的振兴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他表示,在实体经济方面,东北酒业应立足酿酒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坚持传统工艺酿造,着力提升品牌形象,优化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做精、做优、做强东北好酒。

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酒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现代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现代科技,引领品质创新,同时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装备升级,为生产、流通提质增效,全面构建新质生产力。

在产业升级方面,东北酒要尽快做好顶层设计,认真研究产区比较优势,规划营造产区核心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进产区品质和品牌建设,在行业内和市场上,确立东北酒独特的价值地位与形象。

最后,李忠春表示,全国工商联发挥着企业与政策之间的桥梁作用,密切关注着我国民营经济创造的重要价值,和即将迎来的发展新机遇,“要坚定转型升级、发展新的生产力的决心,酒类企业一定要提早布局。”

█ 崔龙江:希望黑龙江省白酒未来发展更进一步

▎黑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崔龙江▎黑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崔龙江

崔龙江介绍,黑龙江是中国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丰富。2023年,黑龙江白酒产量为10.32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76.83亿元,同比增加10%。

他表示,黑龙江省白酒生产企业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质水源、丰富粮食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激励着黑龙江白酒产业同心聚力,发挥整体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深耕发展。

2024年,酒类市场逐步回暖,消费已成为酒业振兴发展的中枢关键。在崔龙江看来,振兴东北酒市场,也需要共促消费新势能。

他表示,新时代的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希望黑龙江省白酒企业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借助中国酒业漠河大会的举办,虚心学习兄弟省份的经验,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未来发展更进一步。

█ 赵长茂: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抓住、用好两大历史性机遇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赵长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赵长茂

现场,赵长茂作《抓住、用好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演讲。

赵长茂提到,2003年8月,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力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东北地区已出现新的发展势头,2023年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创造了十年来最好水平,开始走出低速徘徊局面。

赵长茂认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抓住、用好两大历史性机遇。

一是必须抓住、用好党中央“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历史性机遇。

赵长茂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把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特色优势产业大发展、现代基础设施大建设、人口整体素质大提高、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大改善。

二是必须抓住、用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提质升级”的历史机遇。

2024年5月16日至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关首共同发表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关系提质升级,共同开启中俄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赵长茂分析,中俄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有望在贸易合作、农业和油气资源、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共同开发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

他表示,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进程中,东北酒业同样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应当密切结合宏观形势与产业实际,科学规划战略,实现广阔、良好的未来前景。

█ 刘世锦:酒业发展是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信号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

刘世锦以“扩消费稳增长助推东北振兴”为题,作了专题分享。在他看来,东北经济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今年一季度,吉林以6.5%的增速居31个省份之首,连续两年一季度增速领跑全国;辽宁地区生产总值也迈上了新的台阶,2023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此外,东北地区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比全国快5.1个百分点。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示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

刘世锦认为,当前消费变动已经出现新特点,扩大消费的首要任务,是区分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包括低收入阶层在内,以吃穿和其他日常基本消费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趋于稳定;消费增长更多由社保、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讯等发展型消费拉动;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享受型消费增加,酒消费能力上升,将较多关注酒的品牌和品质。”

这也为东北酒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品质的酒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刘世锦表示,酒业发展是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信号,促进酒业发展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 王德良:“隐形品质-饮用舒适度”已逐渐成为衡量白酒产品关键品质点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王德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王德良

王德良表示,白酒对品质的传播,是在消费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白酒品质的科学表达有两个方面,一是显性的产区层面,二是隐形的饮用舒适度。他认为,研究、表达白酒产品的饮用舒适度,是白酒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并且已逐渐成为衡量白酒产品关键品质点。

他从四个层面诠释了白酒品质新表达,即“饮用舒适度”问题。

一是评价方法的标准化,要有成熟的标准化饮用舒适度评价平台,基于酒的代谢规律建立评价饮后舒适度的方法和标准;

二是品质表达要体现白酒品质特色,实验表明白酒样与优质竞品比较,醒的速度更快,饮后舒适度更高;

三是成因机理,基于风味组学的白酒风味剖析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包括内在的风味成分,以及外在的工艺环境;

四是品质提升,建设饮酒健康舒适度平台以及智能消费者科学平台,对企业进行赋能。

█ 叶晓峰:坚定发展信心,为开创东北酒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黑龙江省商务厅原厅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叶晓峰▎黑龙江省政府参事、黑龙江省商务厅原厅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叶晓峰

叶晓峰介绍,2023年黑龙江白酒行业总产量达到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5%;销售额达到76.83亿元,同比增长10%。在新一轮调整周期下,本土白酒企业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积极的应对能力。

其中,黑龙江北大仓集团作为龙头企业,2023年完成主要业务收入10.64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1.4%;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46%。老村长酒、玉泉酒业、龙门福地酒业、富裕老窖酒业等代表企业,也在产品开发与渠道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基于上述背景,叶晓峰围绕东北酒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发挥黑龙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推动白酒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要借助先进的科技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要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重视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弘扬匠心精神;

要关注商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叶晓峰表示,要坚定发展信心、发挥比较优势、担当实干,为开创东北酒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 王贵玉:不能低估东北酒了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家委员会成员 王贵玉▎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家委员会成员 王贵玉

王贵玉围绕《弘扬产区特色,再创东北酒辉煌》进行了分享。

他从多个维度,对东北酒过往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东北酒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从8000年红山文化、阜新查海遗址、法库辽墓古酒到辽代、金代、元代直到民国,东北酒已形成规模和特色;东北酿酒技术进步,建国后,东北酿酒企业多、产量大,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东北好粮输出全国,成就了全国酒业。

此外,东北啤酒,果露酒也带动影响全国;起源于辽宁的麸曲工艺辐射整个东北,并在山东、河北推广使用;东北还有酿酒人才优势。

王贵玉表示,近年来,东北酒传承特色、守正创新、转型升级、表现出东北特色,涌现出北大仓、榆树钱、三沟等一批优秀企业。老龙口、玉泉、老村长、洮儿河、德惠、道光等也曾经创出区域营销奇迹和影响全国的商业现象。

东北社会人文高度相似,生活习惯、方式、风土人情习俗相同。从历史到现在东北区域高度独立,形成了独特的东北酒产区。

东北酒未来如何发展?王贵玉给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打造“东北产区”特色,因地制宜酿造东北香。

二是“讲好故事,推出好酒”,东北酒产区具有科学酿造的良好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打造纯粮东北、诚信东北、健康好喝东北酒,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

三要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发展传统营养保健功能酒类,水果酒类,创新加工技术,量化保健功能;转变方式、创新方法,打造特色。

四要科学创新改进酒精利用,学习国外烈酒技艺,改变仿白酒风味,打造高品质新品类酒。东北发展威士忌等烈酒条件也非常优越

五要扩大周边国家酒类贸易,消化产能。

“相信东北酒升级转型一定是酒市场升值潜力巨大的黑马,不能继续低估东北酒”,王贵玉说道。

█ 李振江:强化东北酒产品的品质化与特色化是获得市场增长的根本

▎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

李振江表示,东北酒市场本地品牌繁多、销量规模较小、产量下降明显、产品单价较低、外来品牌占据多数市场份额。东北酒市场已经到了不做结构性调整就发展受限的阶段。

同时东北酒市场在价格层面,呈现“两头大中间小”格局,百元以内以及500元以上价格带相对较大,100-300元价位近年来呈现增长态势。

他认为,聚焦40-200元进行战略到战术的系统规划,强化“厂商一体化”与“BC一体化”具有现实意义。

而从香型看,东北酒市场浓香与清香为主,酱香增长趋势明显,目前已近20%份额,且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8%。

李振江进一步分析,东北本地品牌与茅台镇知名品牌相互促动发展,强化产品的品质化与特色化,将是获得市场增长的根本。

渠道层面,“1+1+1”的产品结构,对东北经销商具有相对稳定性,即1个全国性产品系列、1个区域龙头产品系列、1个自我定价权产品系列。同时要重视香型转化,清香和酱香的品类渗透,具有持续市场机会,尤其要关注本地清香与酱香品牌的持续、多元化合作。

“选企业而不是选品牌,选产品而不是选产区,选组织而不是选老板,选模式而不是选政策。”李振江表示,要务实且聚焦做市场,创新性的工作依旧在渠道,餐饮渠道的重构,要特别关注和实践。

█ 云潇雨:明确价值表达体系是东北酒业振兴的核心问题

▎北京君度咨询总经理 云潇雨▎北京君度咨询总经理 云潇雨

会上,云潇雨围绕“重塑东北酒的价值体系”进行分享。

他认为,东北酒业振兴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价值表达体系,打造高势能品牌。而东北酒的价值表达体系必须回归其本质,深入回答消费者关于“东北能否酿出好酒”的疑问。

同时,构建价值表达体系应实现“价值挖掘、价值表达、价值传递”的有机结合,确保三者相辅相成、系统呈现,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故事的挖掘上。

对此,云潇雨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要讲好高势能口碑故事,从品质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将“好山、好水、好粮、好工艺”的酿酒优势,传递给消费者;

二是找准高势能品牌定位,确保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的内在认知相契合,同时与产品价值相呼应;

三是构建完善的高势能产品体系,将“企业品牌”“高势能的品类化品牌”以及“具备价值区隔的产品概念”有机结合,形成品牌竞争的核心优势。

四是拓展高势能渠道,围绕“敢卖、愿卖、会卖”的原则,全面优化产品定位、招商标准、渠道升级及市场提升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渠道畅通且高效。

五是做好高势能运营,将运营重心从B端转移到C端,致力于挖掘品牌价值,并传达给消费者;

六是建立高势能组织体系,这是实现东北酒业振兴的重要保障。要以厂家撬动厂商人员,厂商人员撬动终端店,终端店撬动核心大C,形成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共同推动东北酒业的发展。

█ 田卓鹏:东北市场迎来战略布局“新温度”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 田卓鹏▎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 田卓鹏

现场,中国酒业漠河大会组委会、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北京云酒传媒联合出品《2024东北白酒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田卓鹏做报告解读。

《报告》分析,东北酒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产定销,国优名酒频出的阶段(1980年-2000年);第二阶段是黑土地和老村长引领,东北酒名声大噪阶段(2000年-2010年);第三阶段是百花齐放,区域深耕,收缩务实发展阶段(2010-2020年)。

东北酒都有自己的“舒适圈”,但与名酒对比,与其他省份省酒龙头对比,其在市场引领、品牌竞争、产品结构、营销模式、创新推广、组织人才上存在的诸多瓶颈亦显突出,只有突破六大瓶颈,东北酒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实现飞跃式发展。

这六大瓶颈分别为:

市场引领瓶颈,省级霸主空位,缺乏省级龙头引领;

品牌竞争瓶颈,名酒强力竞争,销售重镇被迫开放;

产品结构瓶颈,中高端产品乏力,高线光瓶发展机会;

营销模式瓶颈,固守成功模式,没有与时俱进;

创新推广瓶颈,声量不足,传统推广失效;

组织人才瓶颈,人才外流,内部培养机制欠缺。

田卓鹏建议,东北酒发展呼唤省酒标杆企业出现,呼唤政府、产区、协会、厂家各方面共同努力,携手打造区域龙头品牌,进而带动东北酒整体再次辉煌。

其中,如何挖掘好东北酒文化,构建好文化核心竞争力,讲述好东北酒故事成为东北酒文化突围的核心命题。

《报告》通过深挖东北酒文化,发现了八大高地:

历史文化高地:烧酒之源奠定了东北酒在中国酒业制高地位;

酿酒文化高地:大师汇集为东北酒技艺引领铺陈了人才基础;

藏酒文化高地:特色藏酒木酒海具备全国品质引领新潜力;

老酒文化高地:东北国优酒迎来老酒消费高涨的热点机会;

皇家文化高地:皇家文化为东北酒高端尊贵基因注入强动能;

粮仓文化高地:东北优粮酒直面全国纯粮酒极具竞争价值;

果露酒文化高地:多线开花成为东北果露酒借势风口的关键;

冰雪文化高地:放大白山黑水冬季得天独厚优势做强体验。

东北酒占据八大文化高地,具有发展优势,理应在全国白酒市场板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因种种原因,导致东北酒在全国市场扩张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市场占有份额不高。

他认为,东北市场是全国白酒市场重要板块,随着东北振兴和中俄共同开发东北亚,东北市场温度正逐渐提升。名酒厂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纷纷开始对东三省进行布局。

对于地产酒而言,在东北市场升温的这一过程中,怎样让品牌温度,产品温度,市场温度,消费温度同步提升成为关键。当前东三省已经展现出人口、消费、容量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东北白酒产业未来可期。

█ 秦书尧:中国酒业漠河大会——践行振兴东北酒业力量的里程碑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秦书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秦书尧

秦书尧表示,东北酒产业和市场,正处于振兴提升的关键阶段,本次会议的召开,对强产业、促消费具有切实作用。

“这是东三省酒业最大的一次聚会”,秦书尧介绍,本次大会有40家生产企业、60家流通企业参会,是一场重新认识和唤醒东北酒品牌的会议。

“郎酒、舍得、剑南春、华都、小糊涂仙等一批酒类优势品牌来到东北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这是一个人口近亿、消费规模约350亿的巨大市场。”秦书尧表示,让东三省消费者喝到合适的酒,是酒业人责任所在,这次大会的意义正在于此,它将成为践行振兴东北酒业力量的里程碑。来源|云酒视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黑龙江省 漠河 辽宁省 吉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