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里桥完成修缮正式开桥 通惠河上复现漕运车辙映月长桥

北京八里桥完成修缮正式开桥 通惠河上复现漕运车辙映月长桥
2024年06月07日 06:22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昨天(6日)上午,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文物——近600岁的永通桥(八里桥)正式开桥。历经几年大修,古桥恢复古朴风貌,桥面古条石重见天日。

揭除沥青展露古条石

清晨,记者来到朝阳、通州交界处的永通桥。清澈的通惠河上,古桥飞架南北,距正式开桥仍有个把小时,前来观看的人就已络绎不绝。

在此次大修中,桥面沥青被揭除,恢复了条石桥面。“上面能清晰地看到车辙印,这都是从漕运时代留下的。”朝阳区文旅局副局长于雯雯介绍。桥面栏板上望柱石狮姿态各异、惟妙惟肖,在此次修缮中也最大程度保留原貌,还能见到八里桥战役中留下的弹痕。

永通桥又名八里桥,始建于1446年,其形制为石砌三孔拱桥,中间桥拱奇高,有8.5米,两个次孔仅高3.5米,漕船从最高拱穿行时不必免帆,因此有“八里桥不落桅”的说法。

到了近现代,为便于机动车通行,交通部门对桥两端进行了垫高处理以降低桥面坡度,其铺设物最厚处可达1米。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人来车往,荷载远高于设计之初的能力,八里桥出现了条石破损、错位及桥体表面铺装网裂等问题。2021年,朝阳区正式启动八里桥全面诊断和大修。大修之前,西侧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新八里桥,考虑到文保原因,新桥高度不高于古桥。

工程既不能损伤条石,又得将沥青全部揭除。因此,工程人员采用小型器械和传统工具,以毫米为单位逐步刨查桥面沥青下的结构,确保将对文物的干扰降到最低。针对桥梁本体状况不佳、修复工程复杂等困难,朝阳区文旅局积极与市文物、水务、交通等多部门协作,共同研究制定修复方案。

绿地环抱映月长桥

“大运河已经流淌了2500多年。明清时代,它曾经很繁忙,有6000至8000艘船在河面往来,它既是物资运输通道,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来到开桥仪式现场,讲述运河故事。

运河沿线,各级各类文物如璀璨明珠。在大运河北京段,八里桥是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桥。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作为属地政府,朝阳区管庄乡近年来精心打理古桥周边环境。“我们按照景区标准,对环境进行精细提升。”管庄乡副乡长刘文杰介绍,桥边三角地铺上了草坪,重修了人行栈道,让大家可以亲近古桥。

如今,八里桥宛如镶嵌在绿海中。桥南侧修建了兴会公园,北侧是八里桥音乐公园。随着古桥开放,古通州八景之一的“长桥映月”完整再现。

将打造八里桥主题游径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如何对八里桥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让市民感受“活起来的运河和古桥”,朝阳区在不断探索。

昨天的开桥仪式后,古桥上举办《长桥映月 通惠朝燕》展览,讲述京城漕运历史。多个数字化文化体验项目开放,带游客沉浸式感受八里桥的前世今生。

结合步行桥、景观桥、网红桥的多重功能,古桥附近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展览、步行交通、长桥观景、商业市集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

运河文化季活动同步开启,融合了漕运文化和非遗文化。市民能亲手做非遗烙画,盖古桥主题邮戳。中医药是管庄乡一大特色,运河文化季将展示运河之上运输药材的场景。

未来,朝阳区将推动八里桥类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八里桥公园、重兴寺等文化项目落地,形成八里桥主题游径。同时,引入更多特色业态,融入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包括建立露营研学区、打造长桥映月音乐节等,让市民游客感受运河文化和商业魅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运河 北京市 大运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