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贰厂”曾经4年印了5000亿钞票

网红景点“贰厂”曾经4年印了5000亿钞票
2024年06月07日 01:10 重庆晨报
民国时期的重庆印钞厂旧貌 民国时期的重庆印钞厂旧貌

□杨耀健

在重庆市渝中区鹅岭正街,树荫中掩映着几幢砖木结构的旧楼房,外表灰蒙蒙的,毫不起眼。然而近年一经改造为“贰厂文创园”——很快火爆异常,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它有什么背景,什么故事?人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听细说。

建厂印钞

原来,这个老厂早年是鼎鼎大名的中央印制局重庆印刷厂,业务是印制钞票,牛气得很。钞票厂怎么出现在重庆?原来,它是因抗战时期金融中心迁移大后方应运而生的。

1938年下半年日军合围武汉,战局吃紧,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及副总裁陈行,于8月来到重庆。由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组成的联合总办事处(简称四联总处),也迁到重庆。

四联总处的当务之急,是研讨货币增量问题。

国民政府发行的钞票名叫法币,就是法定货币的意思。因科学技术落后,法币委托英国华德路公司和美国钞票公司印制,早期由英美印制半成品,运到中国由中方编码。抗战前,机器设备在上海。抗战爆发后,机器设备迁到香港。

抗战前,法币发行总额为14亿。抗战爆发后,军费支出、工矿企事业内迁对法币增大了需求量,1938年发行法币23亿,1939年发行42亿。那时法币发行量增加对物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一是法币被军用、基建占用,二是不少法币流失在沦陷区,无法参与大后方的消费。

到1940年有问题了,国民政府大量囤积军粮,加之长江中下游沦入敌手,物资内运困难。刚开春,重庆粮价猛涨,导致其他日用品上升,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民怨沸腾。军政费用有增无减,财政赤字年年递增,于是四联总处决定在重庆设厂,就地印钞。随即给英国华德路公司拍发急电,催促对方将法币半成品通过缅甸运来重庆,另将香港的机器设备抢运到重庆。经过几个月筹建,1941年2月1日,印钞厂在鹅岭正街开工,对外称之为“中央印制局重庆印刷厂”。

随着印钞机的轰鸣,大量崭新的钞票印制出来。据史料记载,新印制的钞票在规定时间分散运往市内几处本地早年兴建的地下金库存放,然后划拨。重庆造的钞票,就这样走向抗战中国。

1942年5月,四联总处理事会通过法币发行办法,规定自同年7月起,所有法币发行统由中央银行办理,中国、交通两家银行可发行法币,但必须向中央银行报送数额和准备金。中央银行实际主宰了中国金融。同时宣布法币改为与美元挂钩,初始定价为20元法币兑换1美元。

记忆点滴

鹅岭正街原名遗爱祠街,系清光绪年间,为纪念巴县知县国璋(蒙古族)德政,士绅和乡民集资建立“遗爱祠”于此,因而得名。此街位于半山,生活及供水不便,抗战前居民少。据老人回忆,当时印钞厂厂区大,占了半个山坡,有车间、库房、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从两路口到佛图关的盘山公路已建成,交通方便。厂里职工主要是从江浙一带来的骨干,他们有技术、有文化。印钞厂福利好,物价一涨工资跟着涨。

印钞厂事关金融机密,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中央印制局重庆印刷厂老职员陈阿福回忆,“首先从印钞纸防范。以前使用英美厂商提供的特种纸张,上海和滇缅路失守后,断绝来源,由重庆中央造纸厂提供。印钞纸加入了植物纤维,加入了水印,用于防伪。钞票编码机由主管掌握,使用后立即封存保险柜。从内部来讲,也从纸张控制,每个班次发下多少印钞纸,剩下的边角废料都要清点上交,从未发生盗印事件。”

老技工许廷璋说:“每天印钞的数量工人不知道,上班才临时下达,反正当天叫你印多少就是多少。暗码账册属于最高机密,由厂长亲自保管掌握。”

包装工钱阿桃回忆,“厂里专门打招呼,不许张扬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每月发工资,是从银行领回的旧钞票,避免员工使用新钞票。有一年春节应酬,为给亲友的小孩子发压岁钱,我特意到银行去换了几张新钞,准备到时派用场。不知是谁向科长反映,科长把我叫去训话,大发雷霆,叫我赶紧去换成旧钞票,吓得我大哭一场。”

附近居民虽然不知道这家厂在印制什么东西,却知道这里的职工收入有保障,从不赊账,所以都在附近摆摊开店,这条街道很快热闹兴旺起来。

曾在遗爱祠街开设饮食摊的邹秀英回忆说:“那时我先是在两路口那边开小饭馆,生意不好,而且经常有人赊账。听说这里开了一家新厂子,厂里的人吃饭付现金,我就到这里租门面开张。江浙人口味偏清淡,偏甜,我就做白米糕、做醪糟小汤圆,很受欢迎。我那时能养家糊口,全靠他们照顾生意呢。”

遗爱祠街老居民于桂芝回忆,“那些人挺会打扮,穿着洋气,女的服装时髦,姐妹们都照着她们的样式做衣服。”

据资料统计,1942年发行法币42.87亿元、1943年发行343.60亿元,到1945年累计发行总额达5569亿元,除战前发行的14亿元外,其他基本上是中央印制局重庆印刷厂印制的。

1946年国民政府迁回南京,重庆印刷厂迁往上海,更名为中央印制厂上海印刷厂。

改制转产

1949年初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大势已去,财政部迁台湾,中央银行迁广州。为了维持国统区金融,中央印制厂监理委员会在上海、重庆、台湾分设三个办事处,继续印钞。重庆办事处负责恢复重庆印钞厂,委任朱懋褆为中央印制厂监理委员会重庆办事处主任。

l949年3月朱懋褆到重庆,与新任印钞厂主任吕寿祥、工务科长查云良等人,联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收购老厂房,安装机器设备。财政部从广州调运6吨黄金,作为印钞准备金,并将上海设备迁到重庆。

l949年5月1日,新成立的重庆印钞厂开工生产。因支付内战开支,法币年年超额印制,超过抗战时期1000倍,形同废纸。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取代,起初300元法币兑换1元金圆券,后来不断贬值。重庆印钞厂首批印制的就是50万元面额的金圆券。此时物价飞涨,以重庆米价为例:l949年5月,每担均价6400万元,6月每担均价已达15.15亿元,一个月就上涨20多倍。重庆市民上街购物,每人手提一大捆金圆券,蔚为奇观。收银员也懒得清点,一般只是估摸一下算数。

同年7月,财政部又发行银圆券,用以取代金圆券,宣称可随时兑换银元。面额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比价为5亿元金圆券兑换银圆券1元。

重庆印钞厂立即转产印制银圆券。但因没有足够的银元储备,一实行就发生挤兑,各家银行焦头烂额。就在当月,官方宣布停止兑现,于是银圆券也落得与金圆券同样的命运。官方原定1元银圆券兑换1块银元,在重庆黑市上实际要6000元才兑换1块银元。重庆印钞厂承印的小面额辅币券,刚印成即作为造纸原料,回炉销毁。

1949年12月1日,重庆市军管会派军代表曹子文、秘书刘震,接管了中央印制厂监理委员会重庆办事处及印钞厂,所有人员暂时全部留任。由于军政民用需要,印钞业务必随即恢复。

人民银行西南区负责人曹菊人亲自前来办事处,询问印钞厂情况及能否开工印制。原中央印制厂监理委员会重庆办事处主任朱懋褆答复机器完好,材料齐全,可以印制,希望提供生产资金。于是人民银行划拨经费,并送来空运的200元面额人民币底版,交重庆印钞厂印制。

上世经50年代印钞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回,重庆印钞厂改为国营印制二厂,生产一般印刷品。经济转轨时期印制二厂关闭。

华丽转“生”

2014年,有识之士周先生看中这里,投资打造文化创意园。他请来英国著名设计师维尔奥尔索普担纲,将老厂改建为“贰厂文创园”,保留了旧楼房的原汁原味,体现砖木结构的特点,重现民国风。

2016年12月“贰厂文创园”开放,与鹅岭公园遥相呼应,成为重庆又一处地标游览区。那些具有年代感的破旧厂房,与各式各样新潮的文创小店,对比鲜明地融合,因居高临下,可将长江尽收眼底,它又被导演选为外景地。热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在这里拍摄,男女主人公相约之地,就是贰厂的露台,灯火朦胧,江水朦胧。

经过媒体宣传,贰厂文创园迅速成为网红旅游点,吸引大批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游览。于是,节假日这里人满为患,停车位一处难求。

老印钞厂有一天会有如此华丽的转身,这是其创办者始料不及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政协文史研究会)

图片由作者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重庆市 网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