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刷单阵地转向暗处

“6·18”刷单阵地转向暗处
2024年06月07日 00:20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为了逃避监管,电商商家刷单的阵地向暗处转移。近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称,收到了一个由中国邮政承运的包裹,里面仅有“6·18”活动传单,印着“免费送豪礼”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快递物流信息还出现了北京、甘肃两个截然不同的发货地。消费者怀疑是商家在刷单。北京商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商家的刷单行为极为隐蔽,为了掩人耳目,商家们用“鱼塘”“补单”“主持”等暗号串通刷单资源。一条有效的刷单信息能卖出8—17元不等。随着平台、监管方管理机制越发严格,商家通过刷单撬动销量的手段已经很难行得通,轻则被平台警告,重则直接关店。与此同时,当下电商、快递利用算法实时监控,持续推进相关措施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安全。

  陌生快递送“豪礼”

  据消费者王楚楚(化名)展示的信息,她收到的由中国邮政承运的快递里有数张关于“6·18”活动以及印着“松下电器”字样的宣传单。在其中一张名为“6·18狂欢购物节免费送豪礼”的宣传单上,贴有一个可微信、淘宝扫描的二维码,用户扫码后可联系客服领取奖品。

  和王楚楚收到一样宣传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据其他消费者反映,用户扫码宣传单上的二维码后会进入微信群,群里的其他成员会分享红包,并引导用户下载指定的App。为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北京商报记者打通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页面上显示的客户咨询服务中心的Panasonic产品电话,一位自称是产品客服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公司从未做过类似活动。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向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发送采访请求,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令王楚楚不解的是,同一个订单号,快递电子面单上显示的发货地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但在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微信小程序上,该快递的发货地显示为北京发出。她还提及,大概在三年前,自己已经把网购的真实名字改为了昵称,但这个快递面单上显示了真实名字。“可能三年前快递企业就已经得到了我的快递信息。”王楚楚有了上述猜想。

  为何会出现快递面单发货地址与物流信息不同?该快递的物流信息是否真实?对此,北京邮政和中国邮政相关负责人均未向北京商报记者作出解释。

  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询问了物流详情页面中涉及部分环节的工作人员。对于不同发货地的情况,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微信小程序客服向记者回应称,可能是当地打单失误所致。北京商报记者还数次拨打物流信息中涉及的沈阳市智慧大街直投揽投部的电话,未成功接通。此外,为王楚楚派送快递的快递员表示不知情。

  期间,北京商报记者就上述现象随机询问了其他快递品牌的快递从业者,得到了不同的解释。“发货地址不一致可能是商家打单时所为,快递网点发货时也不会特别注意地址有异常。”一位极兔的快递网点老板对此表示。

  一位顺丰的快递员则透露称:“6·18”期间这类陌生包裹数量会有所增长,多是商家的刷单行为。或是快递信封里装宣传单,或是快递盒里装一本书、瓶装水或是发带等小玩意,“通常客户拆开件后会喊我们扔掉”。

  刷成一单收8元

  刷单,并不是一个能见光的合规行为。自国家邮政局2021年1月提出清理整顿刷单、贩卖快递盲盒等行为,并加强对快递数据收集、管理、使用的监管后,外部监管环境趋严,刷单的利益链也从明面偷偷转移到“地下”。

  “6·18”已经开始,刷单也似乎更为频繁。在部分商家微信群里,有需求的商家会释放“补单”的信号。随后,商家互加好友,再去对方的店铺购买商品并进行好评。同时,商家会对互刷商品的差价进行补足。在一些电商平台,部分店铺以“s单”“补单”“鱼塘”等代号来招揽商家购买刷单资源。

  “我们是找的线下宝妈刷真实订单,线上找人刷容易被平台查出来。”一位刷单机构的工作人员讲述,商品价格在100元以下,淘宝刷单的价格为8元/单。商品单价越高,刷单的价钱也水涨船高,最高能达到17元/单。

  有的刷单机构还孵化出更为掩人耳目的手段。一家名为优米电商服务的机构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例如商品成本20元,售价50元,商家若是发布“下单50元返35元”的活动,刷手用15元购买商品。按此计算,商家刷单费用为6元,包括销售商品时亏损的5元,加上1元的推广费。

  “刷手以优惠价买到了商品,满足购物需求,商家的安全性比较高。同时我们会要求刷手实物晒单,并严格复购、审号来保证账号安全。”上述优米电商服务的机构人员透露,这类方法在淘宝、抖音等多家平台都能操作,该服务适用于低成本的商品。

  上下游之间的利益需求紧密捆绑在一起。商家渴望以刷单提升好评分、体验分等指标缩短店铺起量的时间,快递网点同样对唾手可得的业务量难以拒绝。

  尽管快递企业总部会严查刷单行为,但一位圆通的快递网点老板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网点依旧能做礼品单,价格在6—7元/件,可以提供真实的收件地址和电话,“但单子不能刷太多”。所谓礼品单,指的是寄件人发送一些如发圈、纸巾等便宜商品给收件人的刷单方式,降低被平台监控、消费者举报的几率。

  刷单产业屡禁不止,电商研究专家姜蓉认为,平台搜索排序规则是导致商家刷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店铺的销量、评价需要累积,新品牌的店铺流量可以靠广告投放,但交易和评价却无法实现,因此刷单市场就出现了。“商家视为开店成本和营销费用,虽然有造假之嫌,但是却很难禁绝。”姜蓉说道。

  投机行为难走通

  为应对越发严格的监管,商家刷单有所收敛。为做成一单,其手段也更为隐蔽。

  要想严查刷单,平台需和商家玩猫鼠游戏。近年来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持续推进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安全。2022年8月,淘宝正式上线订单号码保护功能。用户开通虚拟号码保护功能后,订单全流程中收货人的真实手机号码不会再出现。2023年7月,国家邮政局一组数据显示,邮政快递行业“隐私面单”日均使用量已超过1.5亿单。

  从业十余年电商运营的李志强(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2020年之前,他认识的一位做老人装类目的卖家,两个天猫店铺月销售额一共能达80多万元。平台在2021年年初修改刷单稽查规则后,如今上述卖家一个天猫店铺的月销售额最多卖20万元左右,流量明显下滑。

  李志强认为,淘宝修改刷单的稽查规则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竞争变化,小红书、抖音等对手越来越多,平台必须要补上漏洞、完善规则。另一方面,商家也得改变投机取巧的打法,完成流量付费搭建,并完善店铺和商品链接的矩阵。

  目前来看,针对经营者对交易信息、用户评价等作虚假宣传等行为将被监管部门进一步规制。据了解,《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等互动行为。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强调,如果消费者收到刷单类包裹,应不扫码、不访问可疑链接,并及时联系电商平台反馈。如果已经被骗,保留好相关资料、证据尽快报警。

  “对于刷单行为需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同时,平台也应该在搜索排名、流量分配上进一步精准化、科学化。”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吕来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刷单本质上是虚构交易,如果按照虚构交易额进行缴税,或许能从经济层面对商家刷单进行约束。

  宁宁(化名)在淘宝经营小饰品,她认为,对于商家来说,除了不能越界刷单红线,商家未来的经营思路也必须改变。“真正的营销高招还是得花在有用的地方,提高自身产品的价值本身。”她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北京商报 快递 中国邮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