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小区,藏着一个非遗“粽子梦工厂”

成都老小区,藏着一个非遗“粽子梦工厂”
2024年06月06日 22:1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端午临近,“成都最好吃的粽子在哪里”又成为一年一度本地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其中,“粽子小区”营康北苑成了高频词。而赵粽子无疑是这里的“顶流”。

与其他老小区不同,走进营康北苑里的“粽子一条街”,我们首先听到的是高压锅的“噗噗”蒸汽声。一眼望去,分属不同门店的粽子店,各有工人在操作棚下包粽子。虽是工作日的上午,有的门店已经排起了长龙。

在排了几十号人的赵粽子门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了赵萌——“赵粽子”第四代传承人。她在此担任门店“总调度”,不仅要在店里忙前忙后,更要随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赵萌带着略显嘶哑的声音邀请记者进入她的办公室。房间里堆满了粽子包装物料,进出的人来来往往。与其说这是一间办公室,不如说是一间小仓库里放了一张办公桌。

从30多年前小区里的家庭作坊,到建厂扩产,再到拟打造包括研学非遗基地在内的粽子文化生态,这家从小区“生长”起来的企业正在蜕变为一个“粽子梦工厂”。

2018年6月,在当地政府推荐下,“老成都·赵粽子”成功申报为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还申报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若要梳理赵粽子的成长之路,“倒逼”是关键词。用赵萌的话来说,如今的赵粽子,就是在不断满足增长的需求基础之上,从家庭作坊到企业的自然成长过程。

成为一家企业,意味着运营的规范化。从小区里“生长”出来的赵粽子“1号店”——社区店在今后也会有不同安排和打算。

这家粽子企业想要打造怎样的粽子文化生态?在社区商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以更为传统的“非遗粽子”为代表的自然生长的社区商业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从社区治理角度来看,商家、社区、居民又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以推动社区共治共享?

记者与赵粽子第四代传承人赵萌聊了聊,并特别邀请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可持续发展特别奖得主、大城小村社会创新工作室主理人李棣,从社区治理的角度分享他的观点。

赵萌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赵萌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倒逼”出来的成长

目前,赵粽子社区店已经是满负载运行的状态:每天消耗的有一两吨米以及一万个左右的蛋黄,其他口味所需的原材料也不遑多让。即便如此,赵粽子依旧只能从延长营业时间、工厂紧急调单“支援”等方式增加供给。

据赵萌介绍,供不应求状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线下销售情况火爆;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今年粽子售卖方式的全面“上网”。

赵粽子和一家线上团队合作,将产品上线社交媒体和团购软件不久后,出现爆单状况。因此,不得不关闭线上销售渠道,以满足现有订单的需求,“今天我们会把网上的订单都发出去。”

“这是我们第一年这样做,也不知道到底会有怎样的需求量。前几天由于库存不足,我们一度出现了无法发货的状况。”赵萌说。

赵萌和母亲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赵萌和母亲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

虽说是一家“非遗”名头的品牌,甚至初代创始人吴周氏自苏州入川可追溯至1898年,但如果仅从企业层面上来看,赵粽子依旧是“年轻”的。

2016年,经招商引资以及自主考察后,赵粽子的工厂选址落在金堂县。它也作为川内唯一受邀的粽子企业,亮相2016年中国龙舟节(金堂站)。

2018年,在当地政府推荐下,“老成都·赵粽子”成功申报为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营康北苑小区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营康北苑小区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工厂端对我们来说,它只完成一件事情——延长保质期,”据赵萌介绍,一方面,要在保证粽子原本滋味,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实现上述计划,需要采用大型的设备如杀菌釜等,因此需要更大、更规范的操作空间。

另一方面,社区店的产量确实有限,而需求又摆在眼前,“就拿最近几天来说,晚上9点、10点了,还会有人在排队。”

与此同时,不少看重粽子的文化属性和礼品属性的企事业单位,会提前进行采购,有些还会提出定制化的需求,“有的企业,在二、三月份就会订购。”

工作日期间赵粽子门店外仍排起长队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工作日期间赵粽子门店外仍排起长队 图片来源:左梦涵 摄

今年,赵粽子申报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谈及此事,赵萌表示,这是一个“倒逼”的过程。“现在的政策鼓励大家去晋升,做更多的事情,带来更好的影响。相关部门也开了很多次宣讲会,我们也要积极来做。”

并非一味追求利润

“以前只在小区里做粽子的时候,觉得只要食材好,自然也会有客流。”谈及从家庭作坊到企业的转变,赵萌表示,在接触到工厂的生产管理体系后,再倒过来看之前的生产方式,其实是存在不少隐患与不足的,“虽然可能带动了小区成为‘粽子小区’,但是我们还是要以身作则,逐渐正规化。”

川派烧肉粽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川派烧肉粽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

记者观察到,除了赵粽子之外,营康北苑售卖粽子的小店至少还有5家,也有相当多排长队的店铺。

“我认为,粽子作为一种产品,链接邻里之间,同时也提供了改善经济条件的机会。”赵萌表示,平日里不忙的时候,店门口的板凳,会成为小区居民的休憩地,大家也会坐在一起聊天。

当然,社区店毕竟还是一家开在小区里的店铺。每到繁忙时节,如何处理激增的人流量与小区正常居民生活的问题?

对此,赵萌坦言,赵粽子也在寻找合适的店面以面对更大的市场,“会在门店做明厨明档,呈现老店的烟火气。”至于现在的社区店,则希望更多保留以活态的非遗文化形象出现,能够看到粽子生产的全链条,特别是传统技艺的手工制作部分。

店前能够看到包粽子的过程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店前能够看到包粽子的过程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

事实上,“非遗”赵粽子所展现的,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个粽子,背后蕴含的还有粽子文化生态。

比如,粽子对于原料有哪些要求?粽叶是怎么来的?包粽子的手艺又有什么诀窍?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赵萌透露,赵粽子已经在规划相关的非遗研学基地,希望能够从农业的部分讲起,原汁原味地展现粽子从选料到制作的全过程。

用企业化的方式来运作,并不意味着赵粽子要用“营业收入”“毛利率”等财务报表上的“KPI”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我们不会说一定要保证利润率有多少,也一直没有太多的比如3年、5年规划这样的东西,更多的是事情到了这儿,要努力去把它做好。”在赵萌看来,赵粽子是一家从社区里成长出来的、拥有非遗项目的企业,传承粽子文化、回馈社区等事项,都是赵粽子的应有之义。

一个例子是,面对线上爆单、线下排队导致的体验感降低等问题,赵粽子采取的是积极回应的态度,“遇到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就算今年没有解决好,我们还有一整年的时间来商量怎么解决。”

赵粽子店忙碌的员工们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赵粽子店忙碌的员工们 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

李棣:通过设计赋能社区“能人”,可带动社区治理

对于商住混合老小区的商业项目来讲,一定要重视商家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本来大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这两个群体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实现良好互动。

进一步来看,“社区-居民-商家”实际上是一个三方的共生关系。

客观来讲,小区的居民生活会因为商业项目受到影响,也会增加社区的管理难度。所以,商家的回馈便显得很重要。对于商家而言,需要做的是去跟居民以及社区建立联结,这样反过来也能够帮助自己。

生意好的商家确实可以把小区里的店铺移到别处,以规避诸多麻烦,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特色。小区里的商家,会更有人情味,更加充满温度。

如果选择保留原址的方式,需要协调的事项就有很多。从商家的角度出发,涉及到的问题其实是如何与其他两方实现良好的互动的问题。

比如,是否考虑加入社区合伙人以及申请社会企业资质?

以粽子小区为例,一种可能性是,商家把自己定义为“家门口的粽子店”,可以在居民之间组织邻里宴、包粽子之类的活动,推动整个小区乃至社区的粽子品牌文化打造,这样一来,文化凝聚力就出现了。与此同时,再加上政府的推动,这也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一种手法。

当然,这需要一整套的设计,不是一个好的空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通盘考虑如何让三方产生联结以形成良性互动。这背后需要考虑的,是商家如何经营得好,居民如何能受益,社区又如何能因此提升治理能力。

通过赋能社区“能人”的方式,其实可以作为很好的抓手来做社区治理。例如,现在不少小区都有“能人”,他们有一门自己的手艺,比如包粽子、会缝纫等,我的建议是可以去鼓励他们来做,同时,也一定要考虑用规范化的手段保证安全生产,其中也涉及到上级部门的协调与支持。

封面图片来源:百年非遗赵粽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粽子 成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