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难求!“为周转提速,集装箱都不用回空箱堆场了!”

一箱难求!“为周转提速,集装箱都不用回空箱堆场了!”
2024年06月06日 20:0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6月6日,航运板块延续火热态势。截至收盘,中远海特涨5.93%,中谷物流涨5.29%,中远海能涨2.34%,中远海控招商轮船等跟涨。今年以来,中远海控累计涨幅已达75.89%。

在此背后,近期航运运费价格持续大涨,“一箱难求”局面再现,集装箱的周转效率达到了极限。“甚至集装箱到港后客户拆完空箱,可以直接继续使用,都不用回空箱堆场了。”某航运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集装箱基本都“在路上”

6月6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继续发力上行,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13%,收报4592点,4月至今累计涨幅达到187.58%。航运板块同样延续火热态势,截至今日收盘,中远海特涨5.93%,中谷物流涨5.29%,中远海能涨2.34%,中远海控、招商轮船等跟涨。

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运价指数显示,反映实际运费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6月3日报3798.68点,较上期5月27日涨幅达12.8%,一个月内涨幅已超过五成;反映未来短时期订舱价格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5月31日报3044.77点,较上期上涨12.63%,一个月内涨幅同样超过五成。

海运航线运力紧张,运价走高,在红海危机持续影响下,集装箱供给偏紧,除了“拼手速”加紧订箱,不少船舶运输企业正努力采用各种方式提升集装箱周转效率

某航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不少船舶运输企业已经将提取空箱的时间由原先的两到三天压缩至一天;同时很多口岸已经采取“船边直提”的方式,客户在运输途中完成各类通关手续,运输船到港后可以直接将从船上卸下的货物送到工厂,“甚至集装箱到港后客户拆完空箱,可以直接继续使用,都不用回空箱堆场了。”

据悉,以往集装箱到港后需要在港口先拆出空箱,假如企业同时还有出口货物需要用箱,必须先让空箱回到指定的空箱堆场,检验、维修,确保没问题后企业再去堆场提箱,整个流程至少需要经历两到三天。而现在,这一周转周期正在被尽可能压缩。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ONE、马士基、MSC等大型船运公司集装箱都比较紧张,港口集装箱堆场里的集装箱也特别少,箱子“回来得慢了”,基本都“在路上”

国内头部集装箱企业中集环科表示,近期欧美地区补库存高峰提前到来,往返欧美同中国的主要航线运力需求明显上升,叠加部分港口近期运营压力增大、出港货轮班期延误、集装箱积压等问题,航运运价快速上涨,对包括罐箱在内的集装箱行业景气度带来提振。

舟山港此前公告显示,5月,宁波舟山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7%。

全球航运连锁反应

机构认为,红海危机对航运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马士基最新分析文章称,目前通过好望角绕非洲航行仍是航司能够提高供应链稳定性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各航司绕道好望角的计划可能会延长至今年年底

上海航运交易所表示,当前航运市场运力供给的紧张情绪仍在,运输需求仍然保持在高位,多数航班满载出运。

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年年初至今,下水交付的新船约120万标准箱,占现有集装箱运力约4%以上,但运力供应仍十分紧张。5月中旬,全球仅有0.7%船舶处于闲置状态,这表明目前集装箱船队已没有“结构性”闲置。

全球数字货运代理企业飞协博表示,目前东西北欧航线 (FEWB)市场持续紧张,港口拥堵、设备短缺、持续绕行好望角等因素叠加发酵,导致船期可靠性降低,对海运舱位的影响将至少会持续至6月中旬。

有物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全球航运出现了连锁反应:船运运输需要绕行,导致部分港口船只聚集导致拥堵,船只运输时效延误,可能导致航司空航、有效运力减少,运价也就居高不下。

6月以来,新加坡“大堵船”现象就引起市场关注。德班、达曼、科伦坡等港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拥挤。因港口拥堵加剧,马士基近日宣布取消于7月初由远东出发的2个航次,供应链风险上升。

(文中行情图片均来自Wind)

审读:程竹

编辑:张利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航运 港口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