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新增座席、拟运送宠物 我国铁路市场化“提速”

涨价、新增座席、拟运送宠物 我国铁路市场化“提速”
2024年06月06日 20:40 新京报

转自:贝壳财经

新增优选一等座、开启涨价窗口、调查高铁运送宠物是否有市场......最近一个月,我国铁路动作频频。

6月初,我国铁路推出了一种名为“优选一等座”的全新座席的消息引发众多关注。6月5日,12306客服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所谓新出现的“优选一等座”,是在原本的动卧(即动车上的卧铺)的基础上改动而成,并非所有动车线路都有该座位。相比于普通一等座,优选一等座可以享受商务座专用通道、候车检票服务,列车上还会提供小食品、耳塞等。与之相对应的,优选一等座的价格也比普通一等座更高。

2023年,国铁集团扭转了2021年和2022年连续亏损局面,转亏为盈,盈利达33.04 亿元。同时,我国铁路市场化进一步“提速”,正变着花样为旅客提供更多服务,开创更多营收渠道。

调整票价、“探路”宠物运输 国铁动作不断

近期以来,我国铁路大动作不断。

5月初,《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被广泛传播,这则调查旅客是否有通过高铁运输宠物需求、运输宠物的类型、定价标准的问卷引起了关注。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当时公开回应称,近年来,旅客关于高铁能否提供宠物运输服务的咨询越来越多,为精准掌握旅客需求,倾听多方意见,铁路部门决定开展此次问卷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意见,进一步深化高铁托运宠物的可行性研究。

与此同时,铁路票价也出现了变动。国铁集团今年5月宣布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涨幅在20%左右。

不过在涨价的同时,国铁集团也宣布将根据季节、日期、时段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举例来说,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票价为304元,较现在票价降低了34%。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铁路票价可以像飞机票价那样实现浮动式定价,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票价,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国铁集团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来调整票价,在需求高峰期提高票价增加收入,在淡季则可以吸引价格敏感但对服务质量没有过高要求的乘客,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收入。

此外,票价的调整有助于国铁集团更好地预测和规划资源。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运营商可以预测未来的客流情况,并据此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和车辆配置。这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运营效率。

国铁集团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上述调整价格的高铁线路于2009年至2014年间开通运营,10余年来线路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列车一直实行单一票价机制,线路维护、车辆购置、设备更新、劳务用工等运营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单一票价机制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

探索创收之路已有多年 国铁集团走出业绩低谷

多年来,我国铁路在寻找创收之路上不断探索。早在2014年,国铁集团就开放了动车组的冠名权,十年来已有多家企业、多次展会对动车进行冠名。

2016年1月起,我国明确,在国家铁路上开行的普通旅客列车软座、软卧票价、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旅客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制定。这也意味着,国铁集团可以对我国高铁动车组票价实施市场化定价。

 2017年,铁路部门开放了动车组的互联网订餐服务,旅客除了购买列车上的盒饭以外,还能订购沿途的社会品牌餐食,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可以送餐上车。

据了解,国铁集团在铁路货运市场也实行市场化定价。2023年,国铁集团完成的货运量中,实施市场化浮动价格的运量占比已经达到55.0%。2023年1月,国铁集团提出,要推进铁路市场化经营,有序放开客货运输竞争性环节,促进铁路运输加快融入现代市场体系。国铁集团还提到,要提升非运输业发展质量,发挥铁路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推动商旅服务、建筑施工、工业制造、商贸物流、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土地开发等重点产业发展。

在一次次探索背后,国铁集团已有多年处于利润低谷。

2021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净亏损498.5亿元,平均每天亏损1.37亿元。进入2022年,国铁集团实现总收入1.13万亿元,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695.61亿元,平均每一天就要亏掉1.9亿元。

作为国铁集团的利润支柱,京沪高铁也处于低谷中。2022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193.36亿元,同比下降34.02%;净利润亏损5.76亿元。

不过随着疫情散去,去年,国铁集团交出了史上最好成绩单。2023年,国铁集团实现总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3.04 亿元。进入今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4.2%。

需要注意的是,国铁集团截至2023年仍有6.13万亿元的负债,且相比于上一年还在增长。

京沪高铁和大秦铁路成为利润支柱

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3 年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 万公里,其中高铁4.5 万公里。

在国铁集团庞大而复杂的版图中,7家上市公司跃然而出,大秦铁路和京沪高铁无疑是最具有盈利能力的利润支柱。

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京沪高铁就占据优势。它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快,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

2023年,京沪高铁业绩也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06.83亿元,同比增长110.40%;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增2103.63%,扭亏为盈。

进入今年一季度,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101.06亿元,同比增长13.06%;实现归母净利润29.63亿元,同比增长33.11%。

高速铁路具有准点率高、载客量大、经济舒适、受自然气候影响小等优点,如今,高速铁路与公路客运、航空客运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的局面。不过,对于未来经营风险,京沪高铁也提到,如果未来公路网持续扩张完善、航空客运准点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仍可能影响旅客出行选择,如果出现大幅影响旅客周转量的情况,将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实际上,哪怕赚钱如京沪高铁,也在2023年报中提到,公司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京沪高铁商务座赠餐服务试点,设计制作带有公司 LOGO 的供餐盘,还推进“高铁+文旅”新模式。挖掘客运淡季铁路旅游市场潜力。此外,京沪高铁加强车站商业开发,严格按照客站商业资产委托经营合同约定清算费用,确保费用足额收缴。

提到未来工作重点,京沪高铁称,要全面推进智能化提升。包括按照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智能化提升工程相关安排,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设备设施、运营管理、站车服务、经营开发等各业务领域智能化水平。

此外,京沪高铁也要加快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总结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在济南局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还要同步提升北斗技术应用服务能力。依托京沪高铁北斗示范应用和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同步推进北斗技术在京沪高铁的深化应用,着力提高北斗高精度监测服务水平。

在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对于价格调整,京沪高铁董事会秘书赵非表示,公司上市以后,在票价方面进行了一些市场化探索,核心是为了体现出优质优价的原则。后续公司将不断总结经验,更加深入地探索更为精细化的票价机制,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京沪高铁收益。

赵非表示,公司暂时没有新的收购计划。目前重点是做好京沪高铁及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的运营管理工作,特别是推动京福安徽公司尽早扭亏为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铁 高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