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料表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让人觉得“鬼”

食品配料表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让人觉得“鬼”
2024年06月06日 06:36 兰州晚报

先来看新闻:“商品详情眼花缭乱,配料表却不展示,网购食品真有点不放心。”从大理旅游回来的90后程序员小王对记者说,因为对那边的鲜花饼念念不忘,于是想上网买点。然而,他发现不少店铺打出“0香精”“纯天然”招牌,唯独配料表踪迹难寻,只能向客服索要。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看配料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食品的原材料、营养物质、添加剂种类、成分配比等,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及有无过敏性、忌口原料等,以免买错了产品。商家若是不展示、不提供配料表,消费者就会面对信息屏障,难以作出合理选择。据《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显示,仅有8.7%的消费者从来不看配料表,而每次必看的消费者占样本13.1%。

由此,小马飞刀想起前年的一则新闻。辽宁葫芦岛市的郭女士从网上购买了一款面包,结果发现在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竟然都是问号,配料一栏还赫然印着“保密”两个字。

对此,有评论说,配料又不是配方,有啥好保密的?据说是世界“最贵配方”的可口可乐,也是大大方方地将自己的配料表公之于众。毕竟,只有配料而无配方,是无法复制出其口味,这是食品生产的常识。既然是常识,这些生产厂家为何不敢坦诚公布?恐怕,它们想要保密的不是自己的“独门秘方”,而是不敢见人的东西。

也是,《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按照线上线下监管要求一致原则,为确保食品安全,食品经营者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销售的食品,均应符合上述规定。可见,主动向消费者展示、提供配料表,须知,这是规定动作,而非自选动作,商家应大方公开,要是遮遮掩掩,难免会让人觉得“鬼”。

还有专家表示,所谓的“0添加”更像是一种宣传话术。很多消费者对满是化学名词的添加剂有抵触心理,商家为了迎合,特意强调“给配料表做减法”,是寻求差异化的一种营销手段。有的商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焦虑,只是为了收获高利润;有的商家避重就轻,不把详细添加的东西标注出来,只用一句“食品添加剂”全部概括,实际上各种添加剂一样都不少。因此,对于“0添加”,消费者不要过度迷信。

小马飞刀想说的是,食品配料表隐瞒造假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面临漫长的过程,时间长、成本高、维权难。对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科学设计监管方法,多渠道、多层面充实监管力量,积极倡导食品企业自觉自律,不断夯实食品安全的保障基础。

小马飞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