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优越“软环境”提升拼经济的“硬实力”

大英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优越“软环境”提升拼经济的“硬实力”
2024年06月06日 04:55 四川日报
  • 四川大英经开区。四川大英经开区。
    大英县工业园区的湿地公园。大英县工业园区的湿地公园。
    □秦歌/文 张昌明/图

      6月5日,位于大英经开区的四川浩石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地里,一个个巨大的钢结构模块化房屋排列得整整齐齐,工人穿梭其间进行焊接作业,现场焊花飞溅——这里正在赶制一笔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总金额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在接这笔订单时面临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园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公司顺利获得贷款,接下了这笔订单。

      今年2月,大英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为企业提供变更、开办、运营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这也是遂宁市大英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营主体,是确保经济长远发展、赢得未来的重要基础。大英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建设“大美大英”的重要抓手,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所想,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竭尽全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1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营商环境要优化,首先要在政务服务上提速增效。

      四川鑫鑫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成都高新区迁移到大英县的企业,要办理营业执照就涉及到成都、大英两地的审核、审批。“原以为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精力两地往返办理这件事,没想到在大英县两小时就办好了,特别方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办事速度的提升,得益于“省内通办”的开展。

      大英县是全省首批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省级试点地区,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存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难点问题,该县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将申请迁移、调档、变更登记环节“三合一”,大大节省企业办事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大英县以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试点工作为契机,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统筹推进全县1258项“6+1”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打造“4+6+N”无差别综合窗口,将8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一窗办”,开设跨域通办窗口,实现238项“省内通办”事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异地办”,在遂宁率先完成20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梳理上线。2023年,该县无差别综合窗口共受理各类业务6000余件,办结率100%,好评率100%。

      主动靠前服务。大英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精简涉企审批程序,2023年,该县为5678户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新增经营主体3700户,同比增长32.76%。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审批模式,将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到43个工作日内,为四川文轩职业学院、丝路奇幻城等项目“量身定制”审批前置帮办代办服务50余次,服务满意度100%。

    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 多措并举为企业降本增效

      日前,大英县举行首批“政招企用”引入人才见面会,搭建为企引才平台,专项招聘相关人才,推动全县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考核招聘引进人才编制在大英县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地点在四川捷贝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注入人才动能,也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实现政企才三方共赢。

      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好生态”催生“好经济”。“企业选择大英县,就是看重这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营商环境‘软实力’,政府为企业提供的要素服务越来越完善。”说起大英的营商环境,四川捷贝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十分赞赏。

      “政招企用”是大英县在遂宁率先推行的创新性引才机制,迈出政企联动引才的第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引才主体,优化人才生态,以人才之力强化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帮助企业破解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难题,为优化营商环境赋智聚能。”大英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打造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大英县的力度空前,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主角、各方受益”的引才机制,制定5个“政招企用”人才需求清单,全面拓展人才服务事项,同时,发挥四川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资源优势,组建“产业发展顾问团”,新培育产业人才34名,全面落实“人才新十条”“本土人才激励措施18条”等人才政策,兑现安家补助、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奖补资金200余万元,吸引更多人才来大英创新创业,激活“一池春水”。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到政治生态、简政放权、市场竞争、科技创新等内容,但方方面面的影响因子,最后都会反映到企业成本上来。

      大英县不折不扣落实财政金融、减税降费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让它们轻装上阵。2023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850万元,兑付民营企业县级奖补资金2793万元,228户小微企业以“信”获“贷”1.68亿元,指导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1.79亿元,惠及企业400余户,举办“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10余次,授信金额高达323.85亿元,帮助36户民营企业新增融资7000余万元。

      为做优当地的产业生态,吸引生产要素集聚,让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大英县以项目积蓄发展新动能,按照“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思路,精准招引“2+3+2”工业产业链项目,组建5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开展上门招商、驻点招商。

      种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去年,大英县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7个,协议投资总额上百亿元。对于招商引资项目,大英实行“项目秘书”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85名“项目秘书”蹲点项目现场,全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强力推动龙头企业盛马化工和中腾能源实现复产,7万吨粮食物流、旌峰新材料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

    精准施策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去年,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该中心采取“种子孵化+苗圃孵化+加速孵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不仅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免租金、免水电、免物管费的“拎包入驻”服务,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讲座、巡诊、产业规划等“一站式”服务,并设立千万元的种子资金和孵化基金,对入孵企业进行资助。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孵化企业近百家。

      近年来,大英县因时因势因地制宜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在完善产业、投资、消费、就业等方面精准施策,通过搭建“亲清大英”政企交流平台、“银行+工商联+民营企业”合作平台和“金梧桐”法商服务中心三大服务平台,创新“保姆式”服务+“陪伴式”成长模式,着力构建全闭环服务机制,选派93名营商环境服务专员、16名营商环境监督员,直面问题、务实解决,梳理涉及经科、金融、发改、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惠企政策、办事流程,编印并发放《大英县惠企政策查询指南》,提供线上惠企政策查询、事务咨询办理、检举投诉举报等“一码通办”,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此外,大英县迭代升级“政务大百科2.0”,汇集3个政务知识库、50个主题、168个热门高频事项,汇编省市县各类惠企政策60余条在线发布,提供符合企业、群众需求的7×24小时咨询、线下帮办代办等“全科医生”服务,做到群众办事看得懂办得快,企业诉求有响应有结果。目前,累计通过平台接受政务服务咨询4600余次、帮办代办580余件,实现政务服务办理时间和资金成本下降90%。聚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组建法律服务专班,在强法治、快审判、优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护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为辖区内企业提供法律服务3200余次,通过诉前联调成功调解涉企案件326件。

      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大英县深入推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县建设,创新构建商业秘密保护生态圈,建立“1+2+5+N”的商业秘密保护运行机制和案件移交、联合执法、多方协调等工作机制,成功创建省级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基地3个,推动飞亚动力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得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四川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