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端午将至,可为自己准备个香囊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端午将至,可为自己准备个香囊
2024年06月06日 01:10 重庆晨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端午有句俗语“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意思是说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带上香草袋。这是古代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因为端午节过后,随着气温升高,蚊虫越来越多,还容易出现一些疫病。而佩戴香包,可起到驱邪解毒,驱除蚊虫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五虫,通常也就是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其实也包括蚊虫。你可能不知道,香囊里面其实蕴藏着丰富的中医养生之道,袋里的香草不仅可以驱蚊虫,而且能够让人精神振奋,睡眠更好。

香囊与中医养生防病

香囊,古人又叫香缨、香包等,香囊源于传统医学“衣冠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香佩疗法”,是将芳香药研碎装入布袋内,缝制成香囊佩挂身上,借药味挥发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在我国的运用源远流长。

《山海经》就有佩戴薰草防疫的记载。周朝已有佩戴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到汉代,名医华佗就曾使用丁香、麝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于室内,用以预防疫气致病。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记载了佩戴香囊可以避疫气,令人不染病。这些古代医籍的记载,都说明了香囊在中医防病祛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草药香囊的治疗机理

中草药香囊一般多选用具有芳香化浊开窍功效的中药,研碎后放入缝制好的香囊内,随身携带或挂于室内,以达到防御疾病的目的。常用的药物包括艾叶、藿香、丁香、白芷、苍术、佩兰、薄荷、麝香、冰片、菖蒲等。

《神农本草经》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从中药药性来看,芳香药物能散、能行、能开,可“通经走络,开穹透骨”,具有祛湿化浊、醒脑开窍、芳香醒脾、驱虫避秽等作用。例如,藿香能化湿、佩兰能醒脾、薄荷能辟秽、麝香能开窍等,治湿阻中焦、湿浊困脾、神昏窍闭等常分别选用。芳香类药物挥发之气味经由口鼻吸入或通过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等吸收入体,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布散全身,可疏调脏腑气血,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经络通畅,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类芳香类中药的挥发性成分对抑制病毒、细菌的活力有一定的作用。中药散发出的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此外,药物气味分子被机体吸收后,还可促进消化腺体分泌,从而改善食欲。

香囊佩戴有这些讲究

香囊可随身携带,亦可挂于车内、办公室或家庭居室内,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使用时也有讲究。

1.使用香囊前应注意香囊中有无可能导致自己过敏的药物,若接触香囊皮肤处出现瘙痒或起红疹等现象,需立即停止佩戴香囊,可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2.由于香囊中可能有部分药物具有活血、通窍的作用,备孕女性、孕妇需慎用。

3.香囊应防水、防潮保存。香囊内的药物应保持干燥,不可受潮,更不可沾水,以免药物产生性质改变,影响药效发挥。

4.芳香类药物具有挥发性,药效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建议香囊中的药物两周左右一换。

香囊种类多 总有一款适合你

1.清香安神囊

组成:合欢花、干柠檬、远志、金盏菊、百合花等。

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助眠。

适用症:失眠多梦、夜寐不安、心烦易怒、惊悸怔忡等。

2.辛香开窍囊

组成:苏合香、冰片、玉兰花、石菖蒲、薄荷等。

功效:开窍醒神、避秽浊。

适用症:神昏、头晕耳鸣、鼻塞不通。

3.芳香美颜囊

组成:桃花、红花、玫瑰花、百合花、艾叶等。

功效:美白肌肤、养颜美容、润肤祛斑、清热解毒。

适用症:面部色斑、皮肤黧黑、皮肤粗糙、面色沉暗。

4.沁香瘦身囊

组成:藿香、佩兰、陈皮、桂花、月季花等。

功效:解毒消肿、消食排便、利水渗湿。

适用症:肥胖痰湿、肢面浮肿、大便秘结、血瘀肿痛。

5.馨香醒神囊

组成:石菖蒲、佩兰、茉莉花、冰片等。

功效:提神醒脑、宁心安神。

适用症:嗜睡健忘、头昏头晕、耳鸣、头痛、昏昏欲睡、困倦乏力。

6.防蚊驱虫囊

组成: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等。

功效:驱虫驱蚊。

适用症:蚊虫叮咬。

据澎湃新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藿香 新冠肺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