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稻鱼鸭复合系统

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稻鱼鸭复合系统
2024年06月04日 01:45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就在这里。

从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地带,相对高差1535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就是在这样似乎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下,人们培育了适宜的水稻品种,将鱼、鸭引入稻田,形成了独特的稻鱼鸭复合系统。2011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3年被农业部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是一种适应自然的生态景观结构。侗族先民在山坡之上保护森林、修建村寨、开垦梯田、挖掘鱼塘,形成了森林-村寨-稻田-鱼塘的复合生态景观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与价值。

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充满智慧的生态农业模式。空间上,稻鱼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占有不同的生态位,摄取不同层次的物质和能量。时间上,人们根据稻、鱼和鸭的各自生长特点,使本来相克的物种和谐共生。鸭食虫,鱼食草,以鸭鱼粪便为水稻提供肥料;稻花可作为鱼的食料,禾苗则为鱼、鸭提供荫蔽;鱼、鸭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含氧量、通气环境和土壤孔隙度。用配置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方式,使天敌自然形成,实现害虫的全生物防治。可以防备旱季缺水,即使收获后也保证田块水源不断。

这种农耕方式既可有效节省土地,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又可一水三用、一田多收。除了收获稻米、田鱼和鸭子外,还有稻田附近种植的各类作物和蔬菜瓜果,以及从水田内获得的各种食材。

从江历来以“糯禾之乡”著称,更以香禾闻名,有着“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的美誉。同时,从江被誉为“民族原乡”,是一个由苗、侗、壮、瑶、水等19个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占90%。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和谐相处、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又享有“民族生态文化基因库”的美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81个“中国传统村落”,就是最好的体现。其中,多声复调的侗族大歌可谓是世界民间音乐之珍奇,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人的生活离不开糯米。农历三月初撒谷种要吃糯米糍粑;四月八要吃乌米饭;五月端午要包粽粑;祭天和祖先要用糯稻;“吃相思”也要用糯稻来招待客人。侗布织染工艺中的洗纱、染布需要用到糯稻秸秆烧成的灰作为原料。

侗族人的生活离不开鱼。在祭祀上,人们以鱼作为首要祭品;农历六月的“初六节”,家家老年人要带一盘炒干鱼、一碗糯饭到自家的“娘田”边祭祀,祈求保佑禾壮鱼肥;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家家老年人都用酸汤煮鱼或清炖鱼、糍粑祭祖,祈求保佑新年粮鱼丰收。

侗族人的生活离不开鸭。农历六月十五的“祭天节”和七月的“吃新节”,都要用鸭子来待客;染布需要鸭蛋清来使布光亮;提亲、订婚、结婚都要用鸭,相连的鸭掌寓意着相依相连。

稻鱼鸭的农业生产创造了最美的农业生态景观。民居、风雨桥、鼓楼、戏台、禾仓、禾晾等,这些形态各异的建筑艺术珍品,散布于山寨之中,相互映衬,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每年秋季收获后,村寨旁一排排挂满了金灿灿稻把的禾晾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2021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加榜梯田,由于山势陡峭海拔高差大,坐落在梯田间的山村吊脚楼与梯田常年笼罩在缭绕的云雾中,犹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今天的从江,以稻鱼鸭为核心,建立了生态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开发认证系列生态农产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打好农文旅组合牌,拓展了农业功能;发起成立“稻鱼鸭联盟”,实现共同发展。“稻鱼鸭”已成为从江的一张名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梯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