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回暖信号渐现,实验动物产业或先行复苏

新药研发回暖信号渐现,实验动物产业或先行复苏
2024年06月03日 17:18 东方网

转自:第一财经

新药研发过程中,动物实验不可或缺,围绕动物实验所形成的实验动物养殖销售、模式动物(经筛选后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研发,成为临床前CRO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药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前必经的环节,实验动物产业对于行业的复苏更为敏感,相比药理服务也具有更高的行业门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药研发回暖信号陆续浮现,实验动物产业复苏或先行一步;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实验动物头部企业更多聚焦自身细分赛道,行业竞争烈度有望下降。

实验动物企业2023年来业绩下降

根据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国内实验动物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整体业绩表现较弱,行业代表性企业美迪西昭衍新药净利润均大幅下降。此前,两家公司由于实验猴价格飙升引发生物资产价值波动,一度大受市场追捧。

随着上游研发需求降温,2023年两家公司临床前业务新签订单规模出现明显回落,昭衍新药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3.04%,美迪西则同比下降109.82%,近十年来首度出现亏损。2024年一季度,这一趋势仍未改变,其中,昭衍新药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主营收入同比下降12.07%,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44.98%,单季度亏损规模排名行业首位。

相比之下,其他实验动物供应商收入波动相对平缓,但整体盈利能力并不强。其中,药康生物(688046.SH)、南模生物(688265.SH)在2023年加速扩张步伐,由于收入的增长未能覆盖成本,净利润出现下滑;港股上市公司百奥赛图(02315.HK)2023年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依然处于亏损之中。

全球投融资趋冷,被认为是导致国内实验动物产业业绩疲软的重要原因。百奥赛图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球药物研发投入趋于谨慎,很多公司陆续砍掉了非核心的药物管线,导致整个新药开发链条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处于前端的药物发现和实验动物环节所受影响程度还是相对较低的。

某投资机构研究员解释称,由于多数创新药企业并不赚钱,药物研发管线主要依靠投融资来支撑,融资受阻使得药企资金链愈发紧张,砍管线、缩减研发是创新药企逆境求生的必然选择。

新药研发需求回暖信号已现

2023年年底以来,全球投融资环境出现回暖迹象,创新药研发需求也有回升趋势。与此同时,国内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政策,旨在解决创新药审批难、入院难等问题。

上述研究员表示,目前行业投融资环境已经过了最差的时候,基本处于底部平稳运行的状态,后续如果创新药支持政策能够落地到位,创新药投资热情有望被显著激活,为整个临床前CRO产业带来新订单。

药理、毒理测试以及药代动力研究是新药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前必经的环节。通俗来讲,就是对研发中的新药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并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研究。由于这些研究无法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因此无论药企选择自研还是外包,进行动物实验都是不可或缺的。

百奥赛图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创新药研发投入逐渐回稳,作为药理药效、毒理等实验环节的重要材料,实验动物产品需求的恢复势必更早于临床前CRO。他透露,2023年百奥赛图主要业务收入中,实验动物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就已显著强于药理服务收入,而这并不是该公司所独有的现象。

实验动物玩家战略现差异化

百奥赛图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此前PD-1靶点的爆火给全球创新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大批创新药研发企业应运而生,也使得包括实验动物在内的临床前CRO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但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能与PD-1相媲美的新靶点,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后来企业将很难复制现有的成功经验,并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实现赶超。

上述负责人表示,实验动物作为一种科研产品,客户对实验动物的养殖环境、定制化程度等均有较高的要求,行业壁垒相对较高,导致国内实验动物产业的高端玩家并不多,各家公司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已逐渐在业内站稳脚跟。

随着技术优势的不断积累,国内实验动物企业发展战略逐渐差异化。例如在模式动物这一细分赛道,药康生物持续专注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目前已陆续推进了“野化鼠”“无菌鼠及悉生鼠”“药筛鼠”“斑点鼠”等多个研发项目;南模生物在标准化小鼠模型品系库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已拥有了超过11000余种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百奥赛图在完成“千鼠万抗”计划后,已形成针对1000+靶点的超40万个全人抗体库,并逐渐形成对外规模化转让早期抗体序列分子为主,转让少量优选PCC分子为辅的商业模式。

上述负责人认为,差异化竞争策略之下,实验动物高端玩家有望凭借各自独特的产品,在细分赛道获得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美迪西、昭衍新药等多家实验动物上市公司都在年报中不约而同地表示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客户多为工业客户,订单规模更大,市场需求更为广阔。同时海外客户采购单价较高,对于实验动物的新颖程度要求也更高,海外业务整体的盈利能力相对更强。

文章作者

俞晟麒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