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淼:科技创新让泸州老窖拥有鲜活生命力

刘淼:科技创新让泸州老窖拥有鲜活生命力
2024年05月31日 15:10 云酒头条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不间断酿造700年的泸州老窖,用自己的思考与行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真正含义。

  5月30日,正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泸州老窖召开“2024年科技和人才工作大会”。

  作为科技创新及人才方面的年度会议,大会对泸州老窖十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表彰,部署未来工作,充分展示“浓香鼻祖”传承与创新的风采。

  但更为行业所关注的,是以科创成就为基础,泸州老窖围绕成果转化所做的深远考量。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下书架、上货架’”,会上,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明确提出,要布局基于全产业链的原粮、发酵、风味、储藏、装备等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对酿造的各个环节难点、痛点逐个击破,形成易于转化的科技成果。同时要强化基础性研究与学科交叉研究,系统深入地推进白酒的科技创新工作。

  以十年为节点,回顾科创发展的成果与脉络,更加自信的泸州老窖此时进一步聚焦成果转化,不仅是探索企业“鲜活生命力”的关键之举,其背后的新认知、新战略和新动作,也或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启发。

  新认知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曾有观点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无关。

  刘淼表示,让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碰撞融合,是以新带旧的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从产业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意味着要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由此看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酒业依然有着无限可能。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刘淼提出“五力”观点,从科技创新力、新质生产力、品质生命力、产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五个方面解读了白酒的价值跃升路径。

  从泸州老窖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科技创新为白酒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酿酒数智化方面,泸州老窖填补了酿造行业全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空白,率先实现浓香型白酒的智能化精准酿造,有效提升出酒率26%、优质品率30%、生产效率70%、产能利用率13%。

  在制曲数智化方面,泸州老窖首创大曲立体发酵模式,实现了制曲生产全过程的高度智能化,建成了行业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曲生产线,减少用工90%,生产效率提升9倍,成曲率提升2%,优质曲比例提升8%。

  在仓储物流数智化方面,泸州老窖成全行业灌装速度最快、质量检测最严、智能化水平最高、数字化水平最高、技术自主创新最多的白酒行业首座“灯塔工厂”——白酒智能包装中心,年包装能力10万吨,成品储存能力500万件。

  新战略

  “科技创新让泸州老窖拥有鲜活生命力。”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至今已有700年,700年传承与新质生产力看似矛盾,实则默契相融,一切皆因“创新泸州老窖”战略。

  700年来,从1324年郭怀玉首创“甘醇曲”,引领中国进入大曲酒时代;到1573年舒承宗始建国宝窖池,引领白酒进入浓香时代;到1957年国家第一次查定总结,泸州老窖引领白酒迈向现代化、科学化新时代;再到2020年黄舣酿酒生态园全面投产,引领白酒进入智能化时代,泸州老窖始终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

  700年来,创新已经融入泸州老窖的血液。“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尊古不泥古”,是泸州老窖秉持的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泸州老窖强化科研管理,狠抓项目落实,推动对外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足以载入公司发展史册的成果。

  本次大会发布了“2015-2024年泸州老窖十大创新成果”,包括首次探明了酒醅和窖泥体系“分区共酵,协同产香”的微生物发酵演替规律,成功筛选出7株新菌种(属);开发“多菌共酵”窖泥培养技术,实现酿造微生态精准复刻;首次攻克全流程精准酿造技术,创制全套智能酿造装备;首创大曲立体发酵模式,实现了制曲生产全流程智能化;首创高速回转精准定位全自动白酒装盒系统,实现包装和仓储物流自动化,建成了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首次突破了酿酒废弃物高效干化技术、多级催化热裂解与生物质能量高效转化关键技术,填补了酿酒废弃物热化学处理领域技术空白......

  厚植创新沃土,频结科研硕果。至今,泸州老窖承担科技项目400余项;获得科技奖励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200余篇;申请专利1000余件,授权500余件;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级标准70余项;拥有高级职称职工100余名;培养博士后80余名、硕博士200余名,成为行业新时期的“黄埔军校”。

  大会还对近十年来泸州老窖杰出科技成果和对科技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

  对此,刘淼评价道:科技创新让泸州老窖拥有鲜活生命力。

  历经24代人薪火相传,泸州老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探索、屡攀高峰,实现行业多项领先,打造行业创新标杆,尤其在原粮选育、智能酿造、绿色生态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正是因为永葆创新本色,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泸州老窖,一个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动能的泸州老窖,一个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不断突破的泸州老窖。

  新动作

  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仍是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

  “创新战略”让泸州老窖活力无限,同时,泸州老窖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白酒行业的特殊性,成果转化的路径仍未完全畅通,如何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仍是公司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

  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泸州老窖进行了诸多尝试,包括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泸州老窖博士后工作站科创有限公司、四川同酿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刘淼表示,泸州老窖还要在两方面发力:要加快建立成果评价机制,为成果评估及转化应用奠定前置基础;要积极拓展多渠道的成果转化机制,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盘活白酒行业成果转化、应用及推广市场,推动转化的成果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增量”。

▎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

  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持续巩固扩大泸州老窖科技赋能优势,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在题为《科技赋能 向新而行》的报告中提出,泸州老窖未来要推进五大举措:

  继续加强创新基础建设。加快建设公司高水平实验室等科研硬件,高质量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

  继续完善人才培育引进。持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引才引智政策,培养和集聚行业高端学术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继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探索白酒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的数智攻关,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酿造研究,打造白酒技术创新策源地。

  继续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推动科技研发与生产应用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项目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产业转化率,让领先行业的科技实力真正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继续增强技术支撑赋能。围绕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加强科技宣传力度,以科技创新来增强产品的品质生命力、品牌影响力、文化吸引力。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以上五大举措既是泸州老窖打赢冲刺“十四五”关键战役的有力保证,又充分显示了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坚定信念。

  与此同时,泸州老窖作为头部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打头阵,不仅为白酒行业技术进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更多科研力量,还带动了白酒行业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推动形成“浓香天下”的行业格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刘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