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质量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

无锡高质量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
2024年05月31日 05:38 媒体滚动

4月29日,华东地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本攻坚联合监管工作会议在无锡举行。来自上海、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的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交流经验。

京沪高铁新吴段荡东片区整治点,视线所及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一幅“碧水绕村织锦绣,高铁如梭入画来”的水乡民居图缓缓展开,引人流连驻足、乐而忘返。在惠山区古庄生态公园整治点,现代化的铁路高架桥与水色接天的白荡、古韵古香的明清小镇毗邻。行过苔痕斑驳的石拱桥,目送“复兴号”列车穿行在白墙黛瓦的苏式民居间,奔腾而来、呼啸远去,恍然有时空穿越之感。在锡山区翠屏山整治点,高铁两侧山川柔美、碧草成茵,高铁桥下空间经过综合利用,与两侧青山、秀树、绿草和谐共存,浑然一体。各整治段落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覆盖京沪高铁无锡段全线,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铁路沿线环境折射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和精神文明,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第一窗口,代表城市的“门户形象”。聚焦“运行安、生态优、环境美、形象好”治理目标,无锡市推动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整体提升,对全市范围内323公里营运铁路沿线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消除铁路外部安全隐患,攻坚解决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铁路沿线景观面貌明显改善,全市铁路安全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

统筹攻坚,吹响铁路安全“集结号”

铁路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筑牢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网”,无锡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建立以联席会议与“双段长”制为基础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路地携手、部门协同、属地联动的工作格局,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吹响铁路安全“集结号”。聚焦铁路沿线轻硬漂浮物多、树木过于高大、行人非法通行、违法施工等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问题,整体环境形象改善明显。

全面构建“通报+整治”治理体系,无锡市、区两级每月采取添乘检查方式,对全市160公里高速铁路沿线开展滚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落实整改,对易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大棚薄膜、果园防鸟网、工地防尘网等漂浮物问题实现长效常态治理。

探索施行“清单+闭环”问题销号制度,无锡对沪宁城际、京沪铁路沿线开展路地联合踏勘调查,摸清隐患底数,形成详细准确的问题清单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剪迁移上千余株高大树木,攻坚完成梁溪区松林货场、惠山区黄石路等点位的清理整治和绿化提升,有效落实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切实运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无锡依托社会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长120公里新长铁路无锡段划归17个属地安全监管网格,各市(县)区分别组建铁路安全工作联络群,按照网格员吹哨、街道和相关部门及时处置的工作模式,高效处置涉铁治安违法问题。

当前,覆盖无锡所有运营铁路的206个基层网格已全面构建完成,“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责任体系已然形成。网格员按照划定的网格巡回图常态化开展沿线环境隐患巡查,每15天至少完成一次巡回图内路段全覆盖巡查,对各类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沟通、早处置”,形成了覆盖全面、灵活高效、多级联动的“末梢神经”,切实打通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

协同联动,助推安全环境提档升级

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主体众多、关系复杂,难点多、投入大。依托“双段长”、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无锡多部门会同铁路运营单位紧盯铁路沿线重点地段、重点环节、重点事项,由“单兵作战”转为“兵团作战”,打破了行业壁垒、区域界限,实现了力量整合、优势互补,提高攻坚治理效率,加速实现铁路沿线环境面貌从明显变化向优化转变。

沪宁城际铁路与京沪铁路在无锡市区范围内形成一块长度约25公里、宽度1至30米不等的带状夹心地,铁路部门护路巡查与属地网格排查等常规方法均难以覆盖。为加强排摸消除死角,无锡市交通、城管部门会同铁路相关单位深入两条铁路之间夹心地、边角地,克服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等实际困难,逐点逐块开展安全排查,全面摸清约20万平方米的铁路夹心地、桥下空间的环境现状底数。在整治过程中,为不影响高铁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利用夜间10点至凌晨3点的高铁停运窗口时间,对桥下空间进行多轮清理,让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铁路运营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无人机航拍赋能铁路沿线安全环境调查,形成“低空+交通”又一新场景。利用无人机的超广视角与高清拍摄能力,精准定位各类安全隐患及环境问题,3至5天内即可完成一轮覆盖全市运营铁路沿线的安全隐患数据采集任务,实现了铁路沿线环境的“全覆盖”扫描。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患一档”模式建立环境问题档案库,通过联席会议将问题线索迅速交办至市(区)、街道(镇)实施整治,形成了“督查+整治+回头看”的全链条工作推进体系,有效确保铁路环境问题限期动态清零、闭环管理。

在合力共治的基础上,无锡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拓展治理维度,依托省级铁路沿线环境问题视频监控项目试点,针对违规放飞飞飘物、农业地膜等轻飘物,铁路周边违法停靠危险品货车的行为以及偷倒垃圾高发路段、点位布设监控,利用智能识别、现场声光装置实时预警提示,有效提升铁路沿线安全环境品质。

此外,无锡市交通运输局还倾力搭建路地共建桥梁,牵头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联盟结对,突出路地融合、难题共解,赋能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联合铁路单位广泛开展爱路护路“五进”、“526我爱路”宣传日、高铁沿线环境治理“啄木鸟”行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整治工作员“转身”成为宣传员,走进铁路沿线社区、学校、企业与家庭,向铁路周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普及铁路安全知识。去年累计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52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3800份,发放宣教用品11200件,受众达3.2万余人次。

因地制宜,助力建设美丽无锡

在确保辖区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全线达标的基础上,近年来,无锡结合城市更新、“美丽无锡”建设,统筹自然环境、乡土特色及人文资源,在铁路沿线精心打造了一批生态好、环境美、景观靓的亮点路段,整治风貌广受好评。

梁溪区结合无锡火车站周边环境扮靓要求,实施梨花家园西段景观绿化改造,并以景观墙、小广场、景观步道、园艺小品等多种元素点缀其间,建成兼具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游憩观景功能的街边游园;开展沪宁城际沿线兴昌路游园景观绿化改造,因地制宜种植观花、观果植物,新建碎石园路、雨水花园,改造既有排水设施,将约4000平方米的“荒地”成功改造为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灵动温婉气质的节约型园林。

新吴区充分挖掘京沪高铁沿线“火车浜”地名文化符号,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荡东片区生态治理,新建高铁火车主题公园,增添铁路元素,设置铁路安全公示牌、铁路历史宣传牌,未来还将通过新建铁路有砟轨道、引进铁路机车与列车车厢等,打造集交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休憩地。

惠山区利用新长铁路2万平方米的桥下空间做好绿化及景观提升,增加慢行步道和休闲亭,辟出1.8万平方米的空地种植虞美人、蓝香芥、月见草等10余种小型花卉,并在铁路两侧种植百余株观赏性强的花树,打造铁路之侧的“烂漫花海”。

锡山区依托我国南北“大动脉”京沪高铁无锡东站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全面提升站场周边绿化、景观、灯光等,提升城市质感。

宜兴市结合城市更新,投入近600万元对环科园西花园小区与新长铁路之间的边角地实施整体景观提升工程,将其建成集群众休闲、娱乐、游憩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提升周边市民幸福感。

江阴市在推进沪宁沿江高铁沿线村庄墙面出新、绿化提升的基础上,探索对桥下空间进行改造利用,缝合织补城市碎片空间,打造城市时尚新潮打卡点……

2023年,京沪高铁无锡段49.75公里沿线整治成效十分明显,安全、环境治理等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渐趋稳定成熟,长效常态管理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成功创建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示范线”。

在“共建、共享、共治”的思路下,无锡运用路地协作“指挥棒”,全面奏响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交响曲”。“以示范段创建为突破点、以创新融合为切入点、以长效治理为根本点,高质量打造群众满意的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无锡将继续推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树样板、提亮点,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美丽无锡、打造精彩城市贡献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铁路 高铁 无锡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