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App上线 腾讯晚不晚

大模型App上线 腾讯晚不晚
2024年05月31日 00:20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就算App上线晚3个月、半年,长时间看都不是太重要的事。”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型的AppI写作能下大模型标也不是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对于腾讯大模型App后发并不焦虑。5月30日,腾讯基于混元大模“腾讯元宝”正式上线,和测试阶段的混元小程序版本相比,元宝提供AI搜索、AI总结、A力,新增了创建个人智能体等玩法。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争时,腾讯靠微信拿到船票,当应用竞争正酣,腾讯表现佛系,“大模型产品的渗透率只有1%,现阶段我们的主要目对标竞品”。刘煜宏直言,行业观察者则认为大模型to C的破圈产品将在下半年出现。

  元宝来了

  腾讯集齐了大模型App、网页、小程序产品,其中App形式的“腾讯元宝”于5月30日正式上线。用户通过苹果应用商店、混元官网等方式可下载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腾讯元宝首页上方位置留给了“热点资讯”,下方设置了“AI搜索”“文档总结”“网页总结”“AI作图”功能。这也是腾讯元宝对外强调的功能。

  据介绍,在AI搜索方面,腾讯元宝接入微信搜一搜、搜狗搜索等搜索引擎,通过AI搜索增强,提升时新类和知识类问题效果,内容覆盖微信公众号等腾讯生态内容及互联网权威信源。元宝还会提供所引用的参考资料,并给出相关推荐。

  在AI总结方面,元宝可上传最多10个PDF、word、txt等格式的文档,能一次性解析多个微信公众号链接、网址、支持256K的原生窗口上下文。在AI写作方面,元宝支持多轮问答,可将对话的内容整理成报告。通过“发现”栏目,用户可免费体验百变AI头像、口语陪练、超能翻译官等应用。

  此外,元宝支持用户创建个人专属的智能体,近期元宝将推出腾讯新闻哥、《庆余年》主题等特色智能体。介绍元宝的功能时,刘煜宏举的不少例子是周围的真实案例,“我们希望把元宝App做成放在用户口袋里的助手”。

  谈到为何要推出App版本,刘煜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程序、App、网页版针对不同的场景,小程序版适合用完就走的用户,App针对使用时间稍长的用户,网页版面向重度创作的用户”。

  追赶阶段

  “不同版本的产品,底层都是混元大模型做支持,但能力上有差异。”刘煜宏进一步说,“比如文生图功能,在PC端具有更精细创作的能力。”

  针对不同场景上线相应的产品,也是同行们的路子,且行动得更早。元宝推出之前,抖音的豆包、百度的文心一言、昆仑万维的天工、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月之暗面的Kimi早已上线独立App。

  根据QuestMobile 3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1月豆包、文心一言、天工、讯飞星火的月活用户分别是1757万、1213万、801万、558万。

  大模型to C产品的先发优势重要吗?回答这个问题时,刘煜宏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他强调有一个前提,“除非产品已经成熟,现在大模型to C产品的渗透率不到1%,先发优势就有点微不足道了,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

  易观分析研究合伙人陈晨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率先推出大模型App的企业固然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不过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现杀手级的应用,未来元宝App若能充分发挥腾讯的生态优势,打造个人AI Agent的超级入口,仍然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大模型还处在追赶阶段,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基于大语言模型做出更加符合国人习惯的产品是竞争重点”,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下半年肯定会有惊艳的中国产品出来。”

  在刘煜宏看来,“腾讯的产品或者说工程能力比较强。同等情况下腾讯产品的成本更低。腾讯的产品体系最全、适配度更高。大模型产品虽然发布得比较晚,但技术演进不落后”。

  内部优先

  论产品能力,王超认为,“腾讯和字节跳动各有千秋,一个是正统打法,一个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App工厂打法”。

  路径不同,阶段性目标自然不一样。据刘煜宏透露,“目前元宝没有买量,付费推广和广告投放做了一些尝试,但这不是现阶段主要的目标,对标竞品拉高用户规模也不是。我们会以打通腾讯体系内产品通路为核心”。他以在元宝上打开公众号文章为例,“未来也许可以直接关注公众号,直接打开腾讯文档等”。

  目前,腾讯内部有超600个业务及场景都已经接入腾讯混元,腾讯广告、微信读书、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客服等。“腾讯一开始做大模型是希望满足内部的需求,腾讯内部对混元的调用量很早之前就超过2亿/天了。大模型很烧钱,人力和资源投入进去,能给腾讯产生什么价值?是我们要交出的答卷。”刘煜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腾讯混元要内部优先的原因。

  业内人士关注腾讯元宝表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腾讯凭借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绩。

  谈到移动互联网和大模型时代,陈晨认为,“本质上两个时代都是技术驱动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的是网络连接能力,应用竞争的关键是占据用户界面,通过内容吸睛、用户体验升级带动流量变现,大模型时代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围绕AI重构产品形态,利用AI在语言、知识、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将通用知识和个人知识能力进行复制和扩展,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绝大多数场景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腾讯 AI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