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二业绩股价承压之际,TCL科技拟清仓减持

七一二业绩股价承压之际,TCL科技拟清仓减持
2024年05月30日 13:38 界面新闻

转自:蓝鲸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 | 深海

军工股七一二,股价持续承压。

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走出7连阴,不断创下新低。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股东的减持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该公司公告称,持股3%的股东 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CL 科技”)拟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换句话说,TCL科技或“清仓式”减持七一二。与此同时,七一二董事、副董事长廖骞和监事毛天祥辞职,而二人均来自TCL科技。

虽然TCL科技称减持原因是“经营发展需要,储备战略资金”的需要,但却难掩七一二业绩承压的事实。财报显示,在去年营收净利双降之后,今年一季度七一二“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43%。

从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受行业“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科研成果尚未完全转化影响,七一二2023年经营业绩有所下降。此外,随着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放宽军工市场准入条件,近年来军品竞争企业逐年增多,也给公司带来了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业绩失速的背景下,七一二的股价也大幅缩水,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超3成。

TCL科技拟“清仓式”减持

5月27日晚间,七一二公告称,公司司收到股东 TCL 科技发来的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后者拟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2316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其中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77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154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公告显示,截至披露日,TCL科技持有七一二无限售流通股23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股份来源均为IPO 前取得,拟减持原因为“经营发展需要,储备战略资金”。

这意味着,减持完成后,TCL科技或不再持有七一二股权。按照5月27日21.42元/股的收盘价计算,TCL科技将所持七一二的全部股份减持,或将套现4.96亿元。

同一日,七一二还发布了一份高管辞职公告。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于近日分别收到董事、副董事长廖骞和监事毛天祥的书面辞职报告,二人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从年报来看,廖骞和毛天祥均来自TCL科技,其中廖骞现任 TCL 科技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毛天祥2017 年 9 月至今任 TCL 科技集团职工代表监事,2020 年 12 月至今任 TCL科技集团助理总裁兼审计监察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务。

七一二与TCL科技的“牵手”可以追溯到2015年2月。据悉,当时中环集团所属的七一二初次引入社会资本,引入战略股东TCL科技,率先完成国企混改。

2015年2月10日,TCL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天津通信广播集团工会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该协议签订后,公司将以约2.8亿元对价获得七一二有限约11%的股权。同年7月 16 日,TCL科技又以挂牌价 2.82亿元竞购了七一二有限 11.07%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持股比例由 10.84%上升至 21.91%。

2018年2月26日,七一二在上交所上市,TCL科技的持股比例为19.07%,为第二大股东。

在解禁期过后,TCL科技就开始频繁减持套现。有媒体估算,从2020年10月到2023年6月,TCL科技共计减持七一二股份超过10次,累计套现约40.13亿元。再加上本次减持,TCL科技的这笔投资获利颇丰。

除了减持七一二之外,TCL科技还减持了其他所投企业。帝科股份2020年6月18日上市之时,由TCL科技100%持股的东熹佳尚持有其总股本的9.9812%。

自帝科股份上市以来,东熹佳尚、宁波TCL因减持和股权激励稀释的原因,目前持股均低于5%。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减持“回血”的TCL科技,将于今年7月和10月份分别有两笔规模为10亿元、20亿元的债券到期,这或是其回笼资金的原因之一。

业绩承压毛利率新低

被TCL科技减持的七一二,正面临着业绩的波动。

年报显示,七一二是我国专网无线通信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军用无线通信、民用无线通信等领域。

其中,军用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终端产品和系统产品。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军用无线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企业之一,产品形态包括手持、背负、车载、机载、舰载、弹载等系列装备,实现了从短波、超短波到卫星通信等宽领域覆盖。

民用无线通信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铁路无线通信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终端及系统。

在2023年,公司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年报显示,受行业“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科研成果尚未完全转化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降,实现营业收入 32.68亿元,同比下降 19.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 43.25%。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七一二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下降45.14%;归母净利1.32亿元,同比下降72.14%,业绩承压系行业波动以及客户竞标项目推迟,公司订单阶段性下滑。

与此同时,去年七一二的利润率同比有所下滑,毛利率走低。上述研报称,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41.85%,同比减少4.74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3.46%,同比减少5.72个百分点。利润率下滑,主因是销售订单下降以及交付产品结构影响。

而在营收大幅下滑之时,七一二2023年销售费用却达8715.15万元,同比增长21.45%,创下上市以来新高。而同期公司研发费用为6.73亿元,同比下降16.83%,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进入今年一季度,七一二“增收不增利”。根据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3.68%;归母净利润1587.74万元,同比下滑36.43%;扣非净利826.42万元,同比下滑60.21%。

财报显示,净利润下滑系公司主要产品结构变化,营业成本较同期增加,产品毛利率较同期下降所致。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毛利率降至35.5%,为上市以来最低同期水平。

5月3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公司订单交付节奏放缓,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71亿元、9.50亿元和11.35亿元。雷达财经注意到,这已经是该机构在3月底之后的又一次下调其盈利预测。

年内股价跌幅超3成

根据公开资料,七一二始建于1936年,前身为国营无线电厂,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电视机、第一代超短波通信电台、第一代航空抗干扰电台、第一代铁路列调电台、第一代海事自动识别系统等。

在上市之前,七一二也曾出现过业绩下滑的情况。回溯来看,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9亿元、15.16亿元、13.90亿元,同比变动6.79%、9.99%、-8.3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81亿元、1.59亿元,同比变动-12.14%、-3.50%、-12.02%,业绩连续三年呈现下降态势。

对此,七一二前任董事长王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早年间净利润的小幅波动是因为公司不把做大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而是统筹考虑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这也为公司后续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上市之后,七一二的业绩迎来一段“高光时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在两位数,其中营业收入从21.4亿元增长至40.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45亿元增长至7.75亿元。

在经历了2023年的收入下滑后,七一二在财报中称2024 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将全力推进“低成本、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工作。

同时公司也坦言,随着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放宽军工市场准入条件,近年来军品竞争企业逐年增多,部分有技术储备的民营企业未来可能成为军用无线通信领域的潜在竞争者,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研发、生产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程度将会日益激烈,可能对公司产品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

二级市场上,七一二曾在2020年股价大幅走牛,半年多时间股价翻倍,最高超过58元/股,总市值来到约450亿元。但在2022年之后,公司股价震荡下行,其中2024年以来累计跌幅35%。截至目前,公司总市值约157.5亿元,股价为20.4元/每股,较最高点已经“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4月30日,七一二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王宝到龄退休,已申请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公司聘请王宝担任高级战略顾问,继续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

接替王宝董事长职务的,是在七一二担任总经理近8年的庞辉。

七一二未来股价走势如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