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持续创新发力 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

天津宝坻: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持续创新发力 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
2024年05月29日 09:31 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刘菲菲)作为唱好京津“双城记”的首位平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深化京津联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京津联动到科技创新,再到产城融合,今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聚焦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定位,围绕政策支持、人才吸引、主题园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发力,在进一步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的同时,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天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快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助力天津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

融入:发展共同体

2013年11月,北京中关村与天津市宝坻区正式“联姻”,以合作共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纽带,结成了发展共同体。

今年3月11日,按照科技城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京津两市市领导在科技城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推动解决第一批需要京津两市市级层面协调的问题。“共营、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到了合作模式中,进而提效。

“像围绕北京奔驰、小米、理想等整车企业,宝坻正在打造涵盖整车控制系统、车身部件、自动喷涂设备等多个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已签约落地德国波森、联恒工业、卡酷思等项目。”作为宝坻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同样注重在产业协作上提质,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介绍,结合宝坻区产业实际,立足为北京产业升级提供配套支撑,迎头对接北京资源流向,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尤为重要。

宝坻区积极融入中关村国际创新网络,进一步打通“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实践路径。作为中关村在京外首个重资产投资的项目,科技城紧密对接中关村科创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托北大科技园、清华紫荆创新研究院等载体,把北京中关村推出的5大类20大项203个小项服务全部移植到了科技城,引进北京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和概念验证两大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金融超市、创新孵化等“十大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质效。为企业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桥梁,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赋予无限活力

“科技城作为京津两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合作项目和北京中关村政策先行先试示范区,是京津企业资质互认、厂房分割销售、土地审批权下放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策源地。”天津市宝坻区副区长、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浩介绍,在聚焦科技城“4+1”主导产业中,特别是针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给予相应的资金等支持。

同时,将北京中关村203项服务集成包全部链接进入科技城“十大服务平台”,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科技城实施概念验证、设立成果转化机构,分别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建立土地供给区级调度机制,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和政务服务“654陪跑”机制,建立健全向企业提供“一企一档”“因企施策”等精准服务机制,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我们制定出台‘中关村十条’人才政策,是做实做优服务人才的务实举措。比如,近期我们启动‘科技副总’聘任项目,首批吸引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的12名专家学者与10家科技城企业签署协议,围绕科研攻关、项目建设、成果转化等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天津市宝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旭举例介绍,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给予企业重点贡献人才最高每年50万元资金奖励。加大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培养力度,鼓励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对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分别提供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资金支持。打造“人才+项目+平台”创新创业新模式,集聚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区高标准建成327套人才公寓,优先保障科技城自主使用,推出多种户型供各类人才“拎包入住”。同时,在科技城开通人才服务窗口,系统集成12个部门59项服务事项,为企业及人才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精准服务。

链接:发力主题园区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了13个主题园区,集聚新能源、医疗器械、半导体、光电显示、汽车零部件等战略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满足中试研发、产业孵化和生产制造等多样化需求,旨在落实“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上实现高效协同。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赵乐之介绍,目前,主题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14.3万平方米已建成,2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并已成功引入了天津国药、天津华域细胞、国大医药、德国卡酷思、北京中燃、和晟嘉信等多个重点项目,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今年,宝坻区将继续着眼“产、城、人、景、文”深度融合发展,完善配套提升承载力,集中打造一批街区公园、露营基地、图书馆、餐厅等生活配套,坚持以活动聚资源,积极借鉴中关村论坛、天开园灵犀汇等成熟经验,探索开展京津项目联合路演、“创新驱动 数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并与中关村、天开园等开展相互宣传推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