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科技工作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对大自然、对人生以及社会的感觉和兴趣,与从事其他事业的人一样,也存在学习人文艺术的欲望,甚至存在创作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真有兴趣,就能够学进去。”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智商有多高,我取得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兴趣和勤奋,当然还有机遇,在兴趣带动之下,就能有超出常人的勤奋。”
……
5月25日上午,由国家能源局等单位指导、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中核汇能甘肃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二届“魅力之光”科普活动甘肃赛区启动仪式暨第二届院士专家讲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兰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向参加活动的甘肃大中小学师生科普了有关知识,并分享了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心得。
王玉明是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特别是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大型、高速透平压缩机的轴密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说:“兴趣和勤奋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为此,他分享了一个科研上的故事。有一次,在以他为主研发的新产品在石化行业进行首台(套)试车时,他在现场做技术指导,连续工作36小时没有睡觉。然而,他觉得,解决了行业“卡脖子”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打破了国外高科技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这种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科技攻关的热爱。
“我的体会是兴趣带动的勤奋不同于功利驱动的勤奋,苦与乐是分不开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王玉明说。
在从事科研之余,王玉明还爱好中华诗词,现兼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勤劳动。”王玉明以自己爱好诗词为例介绍,在主业之外,他也会花不少精力和时间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文学艺术能够使人有激情,使人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激发人的灵感思维和顿悟思维,这对于科学研究是有促进作用的。”王玉明说,在自己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不少科研难题是凭借将物理概念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产生的“物理直觉”而解决的,不少发明是靠灵感和顿悟思维得到的。
他说,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是逻辑思维,文学艺术是形象思维。其实,文艺创作也需要逻辑思维,例如诗词格律就是一种规则,一种典型的逻辑。逻辑思维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科学研究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不言自明的。由此可见,科技与人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真善美。”王玉明说,“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本质都应当是善良的,其科研成果或文艺作品都应该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而不是相反。因此,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两者在本质上、在价值观上应该是相通的。”
王玉明向现场师生说,大家要做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人,对世界充满情、充满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朋友,爱山河自然、风云花草,对宇宙间的一切,都葆有一份拳拳深情,拥有一种民胞物与的宽厚胸怀,终生追求真善美。如此,无论对于科学技术发明,还是文学艺术创作,都会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创新能力,洋溢着极其充沛的生命激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