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些地方,可以一次“团逛”多个博物馆!

来这些地方,可以一次“团逛”多个博物馆!
2024年05月27日 17:02 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11期,总第908期),原题为《博物馆集群化大有可为》。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赵忞 编辑覃柳笛

博物馆集群化发展被认为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标志性特征,为博物馆找到了“提质更新”的机会,与城市存量更新一起,将提升城市文旅体验和文化产业能级。

2023年8月27日,杭州市西湖区的之江文化中心。该中心集结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等五大文化配套设施2023年8月27日,杭州市西湖区的之江文化中心。该中心集结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等五大文化配套设施

纽约“博物馆一英里”、华盛顿国家广场、巴黎塞纳河畔博物馆群、东京上野公园博物馆群、伦敦南肯辛顿文化区、柏林博物馆岛……世界一线的大都市,几乎都拥有旗帜鲜明的文博区。博物馆群落通过资源集聚、优势互补,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使每个个体得到更高效和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国内城市也建起了许多博物馆群。例如,北京北四环中轴线旁国家级博物馆“扎堆”,国家体育场(北京奥运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和中国考古博物馆等在这里汇集;浙江宁波海曙区成立了都市文博区联盟,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等24个文博场馆已建成开放,携手开展绘画展、悦读会等多彩活动,让文博场馆“热”起来、“闹”起来。

宁波海曙都市文博区手绘地图(图片源自浙江之声)宁波海曙都市文博区手绘地图(图片源自浙江之声)

如今,随着博物馆发力文创设计和活动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市民生活和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观展和布展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博物馆间的融合创新,激发了更多更新鲜的创意,促进价值传承和文化再生。博物馆集群化发展被认为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标志性特征,为博物馆找到了“提质更新”的机会,与城市存量更新一起,将提升城市文旅体验和文化产业能级。

多元化发展

按照空间布局特点,博物馆群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由古代宫殿、私人花园、衙署、庙宇等改建而来,它们有可能在老城中心散点式分布,也可能部分地集中。在后来的政治演替中,其失去了原有功能,被开放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深嵌在市民日常生活中。这在欧亚大陆的古都,如巴黎、北京、撒马尔罕等都很常见。

第二类是近现代批量建设的馆群。由于建设得早,城市扩张并不迅速,其往往也位于老城区较为中心的地段,三五十年之后,逐渐成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柏林的世界文化遗产——19世纪早期开始陆续兴建的博物馆岛;江苏南通的濠河风景区(即古代通州直隶州老城和护城河两岸)内自1905年开始建设的博物馆群。

第三类是老城区街区或工业区改造之后形成的博物馆或博物馆群。最为典型的便是上海世博西岸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以及徐汇滨江的“美术馆大道”。

与国外老工业区改造更倾向于引入居住社区不同,国内2000—2010年间更新的市内老工业区,往往更注重补充城市功能,很可能出现单一街区过大、可达性欠佳的问题,这也导致后续很容易出现人气“断档”。

第四类则是21世纪初因新城建设形成的一种类型化博物馆群,往往被称为“四菜一汤”,标配是湖边布置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大剧院,其中图书馆和大剧院中也设计了博览展示空间,可以展映典籍、文物、戏服、影像等。有的城市还配备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有些城市会在这个新的文化中心周边,跟进建设私人小型展馆、文化馆等机构,让博物馆群可展览的内容更丰富。

但仅仅是地理空间集聚的博物馆群,在发展中难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中国文物报》2015年便提到,“集群化发展”需要形成资源的集聚,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价值共同体,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形象,使集群内的博物馆得到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的博物馆集群依然在探索更为理想的发展状态,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理顺。

不仅仅是地理式集聚

总结国内博物馆群的常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首先,新城类型的博物馆群,作为地标导致建设体量大,可供展览的内容却不一定能撑起巨大的展陈空间,距离人口密度最高的老城地区也比较远,难以吸引回头游客。

其次,新城设计或老工业区改造,会让博物馆沿着划出的大街区越做越大,越来越像单体综合体,游客很难在几个相同尺度的大博物馆间“连轴转”。

第三,相邻的博物馆间缺乏主题联系,难以互动。特别是国内老城工业区改造之后形成的博物馆群,它们分别指向城市文化休闲功能的提升和本地历史及企业的文化延续,而这些主题未必在一条连续谱系上。

如果细究那些可以频繁“联名”且距离较近的博物馆,可以发现它们能够互动的点常常是艺术史、文化史、服饰史等,可以通过历史和美学串联。例如柏林的博物馆岛,最早建设的三座博物馆显示了当年普鲁士对标巴黎和伦敦打造文化中心的雄心,从初始阶段便有意在藏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集中收藏高雅艺术。因此,现在博物馆岛的五个场馆出售联票、共享活动、共办市集等也顺理成章。

在上海世博西岸片区南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上海潜艇展览馆等几个大型博物馆都特点鲜明,特别是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常年位于上海博物馆人气榜前五名。但这些博物馆在主题上还需进一步构建一条可以串联的叙事线索。

2023年11月29日,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附近的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2023年11月29日,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附近的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

第四,博物馆的展陈本身也存在问题。与本地城市考古和历史相关的展陈,往往只按照考古和历史时间线布局“流水账”,展示内容多年不换,跟不上研究成果进展。还有一些博物馆为吸引人气而举办与博物馆本身话题关联度低的特展,但由于专业“不对口”,往往质量不高,甚至靠影像和复制品充数。当博物馆学习教育功能不足,便只剩下了娱乐休闲属性。

优化城市文旅体验

根据上述博物馆群空间分布特点,较容易优化的是位于老城区的前两类博物馆。这类区域普遍人口多、游客多,重点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展陈逻辑串联,以及充分发挥周边城市社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将博物馆的文化展示与城市生活融合,从而优化城市的文旅体验。

居住在柏林的景观设计师张莹表示,博物馆岛周边餐馆很多,从德国本地菜到欧洲其他国家的美食,再到“欧化的亚洲菜”,应有尽有,不需要只靠博物馆的咖啡和甜点补充体能;再加上多元的联票设计——一日通票或三日通票,供游客随入随出,“不想逛了就出门找地方休息,想逛了再进去”的自由感让游客感到舒适。

在江苏南通濠河风景区南部,拥有国内典型的“博物馆岛”,主要分布着南通博物苑(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沈绣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群英馆,范围再大一点,还可以包括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审计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馆、伶工学社(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

出生于江苏南通的民族实业家张謇曾提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而在工业部门中,他又特别重视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人们把他的这一思想称之为“棉铁主义”。正是张謇,为促使“私家之藏,播于公众”,创立了花园式布局的南通博物苑。张謇的办馆理念,暗含着对博物馆公共性的理解——博物馆应变成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孤零零的“文化中心”。

在笔者看来,南通“博物馆岛”应传承这一理念,让集聚的博物馆不再只是地理空间上毗邻,而是抓住“中国式工业化”这一叙事逻辑,深度策划手工坊体验和讲座,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人流共享和展览联动。

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地带现有的一些散点式博物馆,也可借助展览主题的近似性进行联动,推出“多天多馆多展游”活动。从大数据技术角度而言,“多天多馆多展”联票还有可能实现观展高峰期分流的作用,在不同场馆间精细化观测客流饱和程度,给出“接下来去哪个博物馆不用排队”的建议,让观展体验更美好。

市民和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往往为了一个展慕名而来,观展之后离去,不会探索周边的城市社区。博物馆群推出多日联票,有利于精细化研究型游客 “反复刷”,并且在周边停留更长时间,探索城市的乐趣,让周边社区增加活力。

“超级展览综合体”中某个展览之间相互“联名”,同样会带来展览文化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效果。例如,北京动物园、中国古动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可与国家动物博物馆组织联名活动,同时用动物演化分类学作为串联的线索,优化常驻展的展陈“剧本”,提升专业度和趣味性。

2024年5月4日,观众在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轴线旁多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馆观看长征2F火箭发射模拟展示2024年5月4日,观众在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轴线旁多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馆观看长征2F火箭发射模拟展示

甚至,可考虑与地铁等交通工具“联名”,通过视觉引导鼓励大众“被动打卡”,让市民在非博物馆空间内也能激发参与的兴趣。如在相关地铁站内做限时的博物馆主题室内涂装,利用广告橱窗做小型图片展或展览广告,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对聚集了大量文化资源的城市而言,通过集群聚落的方式推进建设,可以让更多文化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博物馆自身需要“博学研”协同,鼓励全国乃至全球的研究者交流,促进集群式发展真正实现“人才共享”,而后辐射到市民和游客中。面向城市,博物馆需要“融入城市”成为公共空间,共同促进城市生活体验的提升。

此外,博物馆群的发展也需要城市相关部门做出培育计划,部分具有博物馆功能的社会机构,也可以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推动博物馆群拥有“自我生长”的属性。这样,博物馆群才可以与城市一起“存量提升”,塑造其城市文化的身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