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深度关注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2024年05月25日 07:0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 黄秋霞 自广东深圳报道

  5月24日,来自高校的嘉宾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发言。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主办方供图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图为当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采用全息投影还原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圳,这座创造改革开放经济奇迹的城市,如今正行进在文化发展的最前沿。5月23日至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这里举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论坛主题,与会嘉宾广泛开展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汇聚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合力,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分主论坛和8个分论坛,涵盖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人文湾区建设等主题。近日,记者走进论坛现场,感受文化思想碰撞与激荡。

  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讲好多元一体的中国故事

  丝路重镇敦煌,闪耀着莫高窟这颗璀璨明珠。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寺遗址,莫高窟见证了多元文明的交流荟萃。自16世纪中叶开始,莫高窟遭到了比较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破坏。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立后,一代代莫高窟人有效地保护、管理,石窟才逐步恢复昔日光辉。寒来暑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世人驻足,成为如今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从“敦煌热”出发,“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成为本届论坛上的热点话题之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分享了看法:“敦煌旅游之所以热闹,靠的是莫高窟,靠的是敦煌研究院保护、管理莫高窟,靠的是历史文物被保护、研究。”她提醒,“当前大家都热衷于发展旅游,但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很多历史文物都非常脆弱,如果它们被破坏,旅游就会失去意义。”

  “保护是一切传承的前提,没有传承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保护。”结合对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认为,文化遗产活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让已经“逝去”的文化遗产重生,通过赋予其新的价值,将其“唤醒”;另一类是让仍然“活着”的遗产得以延续,要接受它们随时间自然变化,让“年轮”演进下去。

  “要发现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只有正确地利用才能最好的保护。”赵燕菁认为,针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这些“活着”的遗产,城市规划的目标应当是“延寿”,而不是“永生”,“要让历史街区文物与时俱进,让保护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通过市场和时间使它增值。”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共同创造的,是人民世世代代共同传承下来的,从其传承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的创造力、文明的延续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要积极培养传承人,既关注当下的传承状况,更要考虑到这个群体的长远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传承着文化精髓和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论坛上,不少嘉宾建议做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工作。“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要通过故事的形式,为人带来灵魂的触动。”樊锦诗说,“中国拥有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这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讲好多元一体的中国故事,传承给年轻一代,为文化强国建设发挥作用。”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建议,加强考古学研究、加强多学科合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深刻挖掘遗址内涵,解读其承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水利、天文、艺术等信息,实现文物内涵和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文化领域要以更加稳妥、安全、可控的方式开发利用新技术

  循着曼妙弦音望去,一台以全息智能炫屏技术呈现的苏州评弹节目正在上演;借助体感交互技术,观众挥挥手,便可与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共舞……在和本届论坛同时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文化与技术交融共生的情景俯拾皆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与新兴业态、新兴科技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人工智能等技术颠覆式迭代,给文化产业带来了生产力质的飞跃。”在“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小牧认为,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在文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过去一年,以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火爆全球并持续进化,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2023年5月6日,科大讯飞正式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随后进行了快速升级迭代。这一模型可应用于文本创意和写作中,通过交互式对话激活作者灵感,导入写作素材后,大模型可进行续写、扩写,实现精准创作。

  “人工智能会改变未来整个信息分发的方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说,现在大家获取信息的途径可能还是以搜索为主,未来将会实现信息获取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每个人在进行内容创作时,身边都会有一个虚拟助手,“我们会和这个助手一起创作,不断释放想象力,使创作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中文在线首席技术官吴疆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潜力。“我们有大量中国原创故事,加上AI(人工智能)新的产能爆发,会让我们的好故事加上好视觉,出更好的作品,给文化贸易添一份力。”吴疆说。

  随着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版权、内容真实性、技术伦理等问题已经出现,客观看待、理性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以更加稳妥、更加安全、更加可控的方式加以开发利用,也成为与会嘉宾们的共识。

  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好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内容创作之间的关系,李小牧认为,不应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文化内容本身,做好两者之间的连接和转化非常重要。“目前更能实现商业价值、贸易价值的,并不是最为先进的生成式AI。AI应该成为更好的工具,而不是被当作廉价的创作者。”李小牧说。

  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总编辑伊迪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在数字内容行业的应用发展,可以遵循“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伦理应用的规范”这一路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则更关注AI时代的版权问题。“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产生内容,版权作者归属、交易合法性等都是难题。如何利用现有海量人工智能数据,生产合规内容,需要对现有规则进行进一步探索。”

 从以文化人到以文兴业,以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83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3.3%。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从国产电影爆款连连、文创产品花式“出圈”,到汉服国潮惊艳全球,文化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从“以文化人”到“以文兴业”,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

  与会嘉宾们认为,“以文兴业”不是简单地对文化形态进行商业包装,更不是为普通产业披上一层文化外衣,制造宣传噱头。哪些文化产品适合开发,开发的路径该怎么规划,开发的程度该如何把握,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文化与产业,必须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既谋求经济上的增收,也实现文化上的增值,唯有文化与产业双向奔赴、相得益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才可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谈到如何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跨界”是与会嘉宾们提及较多的一个词。

  “文化产业是‘注意力’经济,它如一个巨大磁场,连接着各行各业。网络视听行业也不断拓展‘视听+’的方向和价值——繁荣文旅市场,投身海外传播。”优酷总编辑张丽娜介绍,近年来,多款网络影视作品带动了文旅行业发展,如《长安十二时辰》《长安三万里》让西安变成世界璀璨的“长安”;《微暗之火》让婺源之美不止停留在油菜花开的季节;《欢迎来到麦乐村》《大唐狄公案》等作品也让中国故事借助网络视听鹏飞万里。

  “中国网络视听的‘网’字天生具有‘穿针引线’的能力,将内容生产、技术革新、传播扩音等等可独立璀璨的环节如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再慢慢织成一张包罗万象且彼此相连的艺术之网。”张丽娜表示,互联网与影视的跨界融合,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影视工业化之路。要不断寻找网络视听拓宽文化产业边界的可能性,锻造拥有自己基因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影视文艺新质生产力。

  有展望,也有反思。回归当下,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基于算法之上的各类文化产品井喷式涌现,相伴而来的还有同质化问题。对此,抖音总裁韩尚佑表示,用户的消费习惯天然会选择更优质、更有创意的内容,文化和内容的本质就是持续创新,产生多样性,让用户有更多共鸣。“作为平台来讲,我们更关注如何让真正的原创内容得到更多分发,同时设立不同机制和技术去保护那些有信息增量的内容创作。对于那些抄袭别人创意,甚至完全复制别人内容的作者和账号要进行严格管理。”韩尚佑说。

  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对文化产业亦是如此。“要迎接适合我们的,能够促进产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挑战。”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表示,对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既要以变制变,更好地拥抱技术,让科技成为文化发展的助力器,也要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坚持做高质量的内容,坚守创作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作品的初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