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来听专家解读

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来听专家解读
2024年05月24日 18:05 界面新闻

实习记者|王颖

记者|张一诺

4月下旬以来,港股涨势亮眼恒生指数站19000点,港股迎来久违的上

这提振了市场信心的同时,也让不少投资者担忧未来的波动,那么这一轮港股的反弹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性行情?影响波动的变量是什么政策会对港股走向带来什么影响?投资者又该怎样把握这次投资机会?

东吴香港副董事长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中欧基金中欧丰泰港股通混合基金经理罗佳明,向界面新闻记者解答了这些问题,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与建议。

陈李和罗佳明都表示,境内政策的向好和国际市场的风险,都是驱动境内外资金回归港股、推动本次港股上涨的重要原因。

陈李指出,境内经济和政策面出现了一些边际上的改善。经济方面,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观,工业增加值也有快速上升。在政策方面,5月17号出台的房地产相关新规,都是正面的边际改善政策。国际方面,海外市场风险加剧,尽管美股仍在上涨,但美股DMI指数、就业指标都出现弱势,日元的大幅贬值也损害了日本市场投资的收益,海外市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经济衰退风险,同时港股价格便宜,因此也就导致了全球资本从欧美、日本市场转到港股市场,拉动港股上涨。

罗佳明也提出,近期港股上涨,受到了政策和估值两方面影响。政策上,4月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为境内投资者带来高股息资产的同时,增量资金或许也会提升地产等低估值板块的活跃度。另外,此次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消除汇率波动,使得境内投资者能更便捷有效地参与港股市场。估值方面,尽管有些许反弹,但目前恒生指数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区域。而部分海外资金出现一定的“高切低”配置倾向,从部分涨幅较大的市场中切换到港股市场来。

谈及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的差异和影响港股走势的变量,罗佳明表示,A股和港股的关注点不同。首先估值方面,A股市场估值分化比较显著。港股则是一个“钱少股票多”的市场,在市场整体不贵的情况下,存在更多以“好价格”买入“好资产”的机会。第二,增发减持的机制完全不同,港股是完全的注册制,其流程非常快,只有长期好的公司,才能穿越牛熊。第三,港股市场资金自由来去,外资、内资的短期的不同想法也会导致市场剧烈的波动。

陈李也补充到,港股是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比境内市场更看重基本面,更关注透明度高、质地良好的股票,而且机构可以全球配置资金,因此,香港市场会更多受到国际干扰因素的影响。

对此次港股反弹的行情,罗佳明和陈李都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港股的回升或是趋势性的,但短期波动仍有待观察。

陈李认为,港股的回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慢慢回升的。全球风险资产都有所回升,在全球追逐风险资产的背景下,我国基本面和政策更加积极的调整,释放积极信号,出现了边际上增强和改善,但或许仍未触底,仍没有出现一个根本扭转拐点,因此港股仍是处在慢慢回升的过程中。

谈到过去三年恒生指数几近腰斩的剧烈波动,罗佳明表示压制港股表现的主要原因是港股对内地经济预期较为敏感。首先,在预期上大家比较悲观,一旦预期起来,后续有望有较大反弹。其次,之前美元加息、全球非美货币贬值对亚太股市带来较大影响。但经济预期修复是相对较慢,需要各种数据慢慢验证,一旦企业盈利逐渐恢复,企业家也有望变得乐观。

过去几轮港股反弹行情,数次南下的内地抄底资金最后都铩羽而归,复盘内资抄底策略失效的主要原因,陈李表示,前文提到,香港是机构主导的市场,港股市场的交易引导者仍然是国际投资者,尽管在部分个股上,境内投资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引导个别个股定价权,但就整个市场而言,我国南下资金存量资金规模仍是非常有限的,短时间内很难争夺港股话语权。

谈到如果监管机构减免港股通红利税的政策落地,对港股会产生的影响,罗佳明表示,本次港股通红利税收潜在调整可能更多是针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而对于更加偏好高分红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如很多机构不涉及港股通红利税这一问题,因此潜在的直接税收减免或许有限。考虑到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主板日均成交额较大,此次潜在调整若实施所带来的短期直接减免规模或有限,但或从情绪层面带来提振。同时,中长期看有助于提振港股高分红资产吸引力,提升港股流动性,甚至有助于部分公司AH溢价的收敛。

展望后市,罗佳明表示港股有以下三大板块更具有配置价值,一是资源品代表的上游,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铜、电解铝)和造船行业等。二是出海,借鉴当年日本企业出海创收的经验。三是科技创新相关,包括医药、互联网、电子半导体等。

陈李提醒到,投资香港应该站在全球视野进行观察,而不仅仅关注企业在境内排名和A股情况,港股市场的投资主体是国际机构,因此只有在全球有强劲竞争力的企业或行业,才能吸引更多机构买入,因此在选择港股板块时,应当关注基本面更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同时,陈李也提示个人投资者,尽量避免选择中小市值公司,不能套用A股经验,将长期以来估值就较为便宜的港股,与A股作对比,直接判断公司股价便宜与否,而是要关注香港市场本身的估值体系,关注历史估值走势表现。

最后,罗佳明和陈李也提醒道,对于想通过布局相关主题基金来参与港股的基民而言,建议谨慎追涨,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陈李表示,香港市场作为国际机构主导的市场,美联储的是否降息对其仍然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基民需要关注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如果美联储实行降息,那么将会给香港市场带来机会;其次在不亏损本金的前提下,购买股价便宜、有稳定分红的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具有全球竞争力、概念新奇、涨势也迅速的公司。尽管风险仍然存在,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不亏损本金的前提下,投资这类公司仍是有保障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