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光互补”让荒漠变绿洲,养出了“光伏羊”

青海“牧光互补”让荒漠变绿洲,养出了“光伏羊”
2024年05月24日 12:00 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谈到推进生态产业化建设时,举了“光伏羊”的例子。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我们的‘光伏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吴晓军说,沙漠戈壁滩上铺上光伏板后,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长出了绿草,牛羊又回来了,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之为“光伏羊”。光伏产业把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在一起。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徐想 摄/国新网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徐想 摄/国新网

他介绍,青海资源富集,钾盐、镁盐、锂盐储量占全国80%以上,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能每年总辐射量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第四大风场,被誉为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推动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于把青海的高原资源能源特色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聚力打造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

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方面,青海省制定了一揽子规划、方案和政策举措,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发布盐湖领域1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去年盐湖产业产值达到580多亿元,钾肥产量占到全国的77%。

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坚持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去年,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突破了51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3%,新能源装机突破了38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占比均居全国首位。建成了全国首条绿电大通道,向全国15个省区市源源不断输送绿电,青海绿电点亮了北京大兴机场、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正在规划第二条、第三条绿电大通道。

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青海打造以西宁为中心、以青海湖生态旅游圈为环、东南西北多带的“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方面,充分发挥青藏高原“超净区”地理生态优势,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青海现有1.5亿多亩有机监测草原,800多万头牛羊已实现原产地溯源,鲑鳟鱼产量占全国的40%,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如今,青海的牛羊肉、有机枸杞、藜麦等农畜产品都以绝佳的品质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编辑 陈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省 吴晓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