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作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全球合作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2024年05月22日 01:00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在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的印象里,位于北京的IBM创新体验中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忙。自去年以大模型和生成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掀起火热的科技新浪潮以来,客户和合作伙伴们络绎登门,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正是IBM的核心战略之一。

日历翻到一年前,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期间,尽管已近晚上10点,钓鱼台芳华苑依旧灯火通明,来自不同国家的与会者沉浸在对人工智能的热切探讨和憧憬中。一年过去了,在今年的峰会上,人工智能热度未减,所不同的是,大家的认识更趋于深入和理性了。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

这一年,人工智能产品加速迭代,甚至每周都有新的产品问世。前沿技术在冲击着时代,也重塑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此,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深有感触:“在智能化生产领域,视觉识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究领域,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研发速度;在生活领域,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现在借助ChatGPT写诗、写文章,甚至写论文。”

“人工智能+”已成为日常场景。“据我们统计,人工智能已经被应用到600多个场景之中,这里面包括生成式的,也包括机器学习和神经元网络。”德国思爱普全球副总裁裴金林提到的这个数字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注意。

今年,思爱普计划转型,将更多投资转向战略增长领域,主要是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与OpenAI、IBM等全球十多家大模型合作商展开合作,通过垂直模型形成人工智能产品。

科大讯飞是“人工智能+”的领跑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萍萍举了一个实验案例——科大讯飞在全国选取了30多个不同地区的学校,在每个学校的一年级选择一个班配发人工智能学习设备,一年后发现,使用该设备的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平均分提高了大概三分,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实验结果证明,技术对于成绩后1/3的孩子更有价值、对于偏远地区更有价值。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除教育外,科大讯飞通过AI技术为工业、医疗等各个行业赋能。目前,尽管星火认知大模型已拥有不少用户,但科研人员还在不停训练其“聪明程度”,未来将应用于各领域。

门庭若市的IBM创新体验中心令谢东深刻感受到客户们希望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各行各业那种迫切期待。然而,每家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时都有不一样的需求,在谢东看来,这就需要在全球共识的基础上全面合作,共同促进AI的健康发展和普惠应用。通过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应用模式和合规等方面的进一步探索,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更好赋能新型工业化

应用案例已随处可见。

一家互联网企业基于IBM产品打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存储系统,应用这个系统可以节约80%的成本,同时节省能耗90%以上。

制造企业也是如此。“我们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推广,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称,该公司80%的车间已经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到“十四五”末期这个比例将达到100%,同时要打造更多的数字工厂。该公司在智能检验和智能检测方面做了探索,开发出焊接智能评片系统,对焊接缺陷的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

思爱普是工业4.0的发起者和领导者。裴金林的观点是,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很火,但每个企业需要的是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路径,因此要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提质增效,推动其不断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全球竞争力。

“东方电气的智慧检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应用场景,每个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记录一切,它的维护记录全部都是机器记录的。当所有的数据都非常清晰的时候,机器学习就是解决机器维修预测最有效的手段,我不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同等情况下会有更优的表现。”裴金林认为,大小模型的结合应用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选择。现有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业务的预测和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将在降低产品使用门槛、提升多模块的集成效果等方面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

“希望大家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大模型,行业的中模型、小模型,让我们尽快运用到制造业行业,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张彦军说,一些特殊的工作作业环境较为艰苦、或对人体伤害较大,这些都需要无人化、少人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撑。

未来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说到底,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而不是取代人类。

目前,科大讯飞的技术可以翻译80多国的语言,在中国智能语音市场,科大讯飞的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语言共同体,期待在全球化的贸易当中,用技术来为大家的语言交流赋能,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简单。”任萍萍说。

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越紧密,人工智能的优势与短板也展现得越充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崔丽认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发展初期,不排除市场有炒作的泡沫,“不要过分高估其短期影响,也不要过分低估其长期影响。”

她希望AI能够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以及价值观,算法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减少偏见和歧视。“这就需要科学和人文的深度结合,要借助法律、伦理、社会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

任萍萍的一段精辟概括,令与会人员深以为然——“人工智能拥有全世界很多的知识,但它替代不了老师;人工智能拥有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数据,但它替代不了母亲;人工智能拥有医疗医学的很多知识,但它替代不了医生。所以我想未来不是属于人工智能,而是属于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工智能 ibm 科大讯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