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集体业绩会制药专场: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业绩 海外布局“各有千秋”

科创板集体业绩会制药专场: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业绩 海外布局“各有千秋”
2024年05月21日 16:34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记者 郑炳巽) 根据wind数据,按照SW行业分类,剔除不可比公司之后,2023年上市医药公司实现营收2.28万亿元,同比微增1.99%,实现归母净利润1841亿元,同比下降16.89%。

这一压力同样体现在科创板生物产业公司身上,2023年实现营收1125.59亿元,同比下降18.42%,实现归母净利润-72.49亿元,2022年同期盈利45.0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代表性科创板医药企业在新产品获批上市,以及核心产品进一步放量的背景下,实现营收进一步增长,同时继续提高研发能力,瞄准海外市场,为业绩增长创造动力。

在5月20日举行的2023年度科创板制药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君实生物(688180.SH)总经理、首席执行官邹建军表示,公司将有选择地寻找海外战略合作伙伴,以更加高效地在海外拓展公司药品商业化的潜力,使收入来源多样化。神州细胞(688520.SH)董事长、总经理谢良志也透露,核心产品安佳因预计也将自2025年开始在境外不同国家陆续上市,并逐渐产生销售收入。

▌核心产品带动业绩增长

必须指出的是,在剔除诊断相关业务之后,上市医药公司202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36%、0.41%,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药行业常规业务及主营产品的增长。

其中,创新药龙头企业君实生物在2023年实现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长主要来自于药品销售收入增加。而由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贡献的销售收入约9.19亿元,占整体收入超过61%。

特瑞普利单抗于当年10月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R/M NPC)患者的一线治疗,成为首个登陆美国市场的国产PD-1药物。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在集体业绩会上透露,基于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上市,公司在2023年确认了相对应的里程碑收入。2024年1月,合作伙伴Coherus宣布特瑞普利单抗已可以在美国获取及使用。不过,具体的销售情况,邹建军表示还需以Coherus披露的信息为准。

同样作为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泽璟制药(688266.SH)2023年实现营收3.86亿元,同比增长27.83亿元,归母净亏损2.79亿元,较去年收窄超39%。泽璟制药表示,收入增长主要在于1类新药多纳非尼片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泽璟制药董事长、总经理盛泽林透露,多纳非尼片2023年实现营收3.84亿元,对整体营收贡献率超过99%。

作为泽璟制药首个上市的创新小分子靶向药,多纳非尼片于2021年6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并于次年8月获批用于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泽璟制药另一款产品重组人凝血酶在2023年12月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将产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授予远大辽宁,商业化合作初步落地,截至2023 年底,泽璟制药已收取独家市场推广权许可费人民币6000万元。预计随着合作推进,重组人凝血酶将为泽璟制药带来更多收入,帮助减少单一收入的依赖。

因核心产品销量增长而带动营收增长的还有艾迪药业(688488.SH)和神州细胞等企业。2023年,艾迪药业和神州细胞分别实现营收4.11亿元、18.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44%、84.46%。

艾迪药业总裁、首席执行官张杰在集体业绩会上表示,营收增长背后,主要在于HIV创新药销售、尿激酶及普药销售收入较同期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艾迪药业尿激酶粗品实现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达71.46%,占整体营收43.02%。

在尿激酶产品之外,艾迪药业第二款创新药、抗HIV产品诺米替片在2023年上市,与先于2021年6月上市的另一款抗HIV产品艾诺韦林片合计实现营收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占整体营收达17.88%。张杰表示,经过2023年对HIV新药商业化的布局及调整,公司已搭建初具公司及产品特色的HIV新药商业化运营体系。

相比之下,神州细胞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于,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产品安佳因在2023年持续放量,全年销售额约17.8亿元,同比增长超77%。据了解,该产品最早于2021年上市,用于12岁以下儿童甲型血友病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也在2023年1月底获得批准。

神州细胞董事长、总经理谢良志透露,预计安佳因也将于2025年开始在境外不同国家陆续上市,并逐渐产生销售收入。

在安佳因之外,神州细胞首个肿瘤治疗产品瑞帕妥单抗注射液也于2022年获批上市,另外两个生物类似药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在2023年6月先后获批上市。不过,谢良志表示,安佳因以外的其他产品目前收入体量较小,期待未来成为新的增长点。

▌海外市场布局“各有千秋”

近日,恒瑞医药(600276.SH)GLP-1产品组合以超60亿美元潜在合作款对外授权,再度让“出海”的话题成为行业焦点。

华鑫证券认为,虽然外界不确定因素增加调高了中国医药企业出海的难度,但是,开拓国际市场是避免单一市场内卷,突破瓶颈的重要出路。当前,包括肿瘤在内的海外大市场,中国企业的研发产品线已开始获得国际NMC企业的认同,通过海外授权走向规范市场是大势所趋。

在这方面,邹建军在业绩会上表示,随着特瑞普利单抗于美国获批上市,其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君实生物海外市场的特许权收入将逐步增长。”据悉,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在欧盟、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的新药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当地药监部门受理。

邹建军透露,君实生物将继续推进全球临床试验战略,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s)以实现关键产品管线的全球批准。并且将有选择地寻找海外战略合作伙伴,以更加高效地在海外拓展公司药品商业化的潜力,使收入来源多样化。

相比之下,汇宇制药(688553.SH)近年来海外收入的贡献逐渐提高,在2023年海外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上升至9.11%,具体收入为8445.22万元。汇宇制药董事长、总经理丁兆表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在海外上市18款产品,已覆盖65个国家,并且已经开始向美国市场提交产品注册,为未来美国市场的销售进行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丁兆还透露,汇宇制药2023年还在新兴市场取得超720万元的销售收入。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兴市场正成为更多国内医药企业布局的重点区域。据IQVIA估计,MENA、印度、拉丁美洲地区2022-2026年预计CAGR在6-17%之间,高于欧美地区的3.9%-4.9%。

科兴制药(688136.SH)董事长邓学勤透露,科兴在新兴市场深耕多年,“在需求端方面,新兴市场人口众多,有着庞大的医疗需求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及药物可及性提高,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医药市场增速更高。”

而在供给端方面,邓学勤表示,海外主要新兴市场生物类似药自给率低,中国生物类似药在过去5年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较多me-too甚至me-better的生物类似药上市,但国内受到集采、医保谈判的压力,国内相关企业具有较强生物类似药出海的诉求。

同样地,张杰也透露,艾迪药业在HIV领域的海外布局方面,正在开展在尼日利亚等地的注册筹备工作,与尼日利亚上市医药企业菲森(Fidson)药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可能以合资建厂、出口销售或授权开发等方式开展合作。

张杰透露,截至2022年底估计有390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的三分之二,大约2560万在非洲区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