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火爆的微短剧存在哪些版权保护“短板”?业内人士称……

日益火爆的微短剧存在哪些版权保护“短板”?业内人士称……
2024年05月17日 08:02 媒体滚动

  在网络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当下,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集数从十几集到上百集不等的微短剧成为新兴媒体形式之一,在各社交平台上快速传播。这种剧集以其独特的创意、短小精悍的叙事风格,受到了众多网友的青睐,成为很多网友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娱乐之一。“周期短、成本低、收益高”是微短剧创作的特点,这不仅激发了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也使得侵权盗版问题开始涌现。如何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成为微短剧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社交平台上,微短剧的传播速度超乎想象,一部作品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无数网友播放、点赞和分享。尽管社交平台通常会设立版权保护机制,但由于内容上传数量庞大,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导致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确权和维权难度较大。

  微短剧版权之困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面对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一些人为了“赚快钱”,以原创之名进行抄袭、盗版。如未经许可、未支付报酬,直接盗用他人原创作品,连剧情、剧中的声音都不做更改,甚至在剧集中添加自己的水印。在微短剧版权纠纷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此外,还有一些短视频账号未经许可下载他人微短剧作品,再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以此吸引流量,牟取私利。由于直播形式更加隐蔽,大大增加了权利人的维权难度。

  其次,一些创作者在发布微短剧作品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于版权相关法律知之甚少,导致在面对作品被他人恶意盗用、篡改、二次创作,甚至商业化运用等情况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些创作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由于遇到维权成本高、流程长等难题,往往陷入僵局,不能有效维权。

  再次,与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保护不同,微短剧往往涉及更为复杂的元素,如图像、音频、文本等,其版权边界和归属并不总是清晰可见,从而使得版权的认定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给侵权者可乘之机。例如,微短剧的盗版形式时常“更新升级”,导致侵权更难以被发现和取证。不仅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推进微短剧创作与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快速地生成剧本、角色、声音和场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效率。但技术进步带来创作便利的同时,也给微短剧领域的内容生成、“洗稿”等版权保护问题带来更多的挑战。

  面对微短剧创作热潮下的版权保护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合力共治。

  首先,网络社交平台应严格把关,加强对于微短剧侵权、盗版行为的监管力度。作为微短剧传播的重要渠道,这些平台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核和过滤机制,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侵权、盗版微短剧进行识别、过滤,提前预防侵权行为,及时删除侵权作品。

  其次,从业者应提高版权保护意识,积极了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在制作微短剧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在剧本创作中防止出现与他人的文字作品或者微短剧情节相似的情况。微短剧的制作单位应该对创作人员明确提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要求,防范发生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防止播出之后被诉侵权。同时,微短剧原创者也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作品,如及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在作品中加入个性化的标识,如水印、字幕等。

  此外,相关机构也应加强立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确保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总而言之,推动微短剧行业良性发展、维护创作者的权益任重而道远,需要平台、创作者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多方合力,才能够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微短剧创作生态,催生更多优秀作品,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宣传和执法保障中心 钱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微短剧不能“短视”创作者权益

编辑:晏如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冯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