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2024年05月16日 09:00 媒体滚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潜在的危险性常常被人们忽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1.血流滞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久卧等,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减缓,从而引发血栓。2.血管壁损伤。外伤、手术、肿瘤等原因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受损部位聚集,形成血栓。3.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表现有:患肢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患肢可能因血液回流受阻而出现肿胀;患肢的皮肤可能因缺血而变得苍白,或因静脉曲张而变得潮红;其他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异常聚集;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静脉造影等,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栓的位置和大小。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涉及两个方面。1.预防。对于有高凝状态、血流滞缓或血管壁损伤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适当活动、改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等。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定期翻身、活动肢体,避免血流滞缓。2.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凝剂和溶栓剂防止血栓扩大和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物理治疗,使用压力袜和弹力绷带等工具促进血液循环;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的病例,如血栓阻塞了大血管或造成了严重的组织坏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只要我们了解其形成原因和症状表现,及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展,减轻痛苦。

(唐山中心医院 手术部 张晓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血栓 手术 疾病 血管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