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建设产医融合发展生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建设产医融合发展生态
2024年03月26日 20:2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肖钰周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开放、创新、融合的产业发展生态。3月26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以下简称“保税区域”)产医协同发展大会上,保税区域产医融合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一批合作项目签约,政府、企业、医院代表深入交流,共同助力浦东新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下文简称“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宇刚表示:“我们将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加快推动产医融合,全力打造从研发到临床再到产业的创新生态闭环。”此前,保税区域已诞生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并实现了一系列医疗创新制度的落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产医融合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主办方供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产医融合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主办方供图

“自罗氏诊断2000年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以来,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中国已经成为罗氏诊断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在主旨演讲中说道,“罗氏诊断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以及上下游企业的产学研医全流程合作,全流程数字化肝病疾病管理解决方案就是合作成果的代表之一。”

姚国樑介绍,罗氏诊断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对该方案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在通过该方案诊断的肝癌患者中,早期肝癌比例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成功实现了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标。

会上,一批知名中外企业及创新型企业在保税区域落地九个高能级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签约项目计划投资额超15亿元,布局高端创新医疗设备、基因编辑、脑机精准医疗等新赛道。

一批产医合作项目在会上签约,涉及领域包括AI数字孪生教研赋能平台、特许供药、细胞治疗药物临床研究、动物试验领域智库建设、移动药房机器人等。

据悉,保税区域目前已经集聚848家生物医药企业,涵盖研发、检测、生产、仓储、贸易、供应链管理、医疗服务、临床试验等全产业链环节。

2023年,保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60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上海市近三分之一。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额41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比重提高到43.0%;药品进口额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比重提高到26.4%。

在生物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创投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参与下,保税区域产医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将致力于推动企业研发需求与医疗机构临床资源有效对接,畅通医疗机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并提供产品注册指导、产品快速应用、信息资源对接、路演推介展示、共商共建机制、交流培训等服务功能。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在保税区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医学会合作打造。会后还开展了首次产业对接。

据介绍,除生物医药产业外,保税区域还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