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作为一名生态环保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主要为土壤与固废环境管理、面源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一直在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陈红枫就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的建议”,财政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进一步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补偿协议、权责关系等内容作出规定,以解决责任界定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目前,已推动全国21个省份在20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已建立7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陈红枫介绍说,202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合作协议》,皖苏两省在长江干流和滁河流域建立了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近年来,在开展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部门协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陈红枫说,生态环境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协作配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业源调查并共享相关数据,生态环境部门协调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巢湖管理局等部门提供了相关核算和模型模拟所需基础数据,保障了评估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陈红枫建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与数据共享机制,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源调查质效,逐步完善农业面源监测体系,动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建立动态更新数据库,为实现科学、精准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