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渝东北乡村,流传着“不到十五都是年”的俗语。意思就是说,过完正月十五,年才算结束。而且,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这15天年节里,还保留着一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习俗。
大年初一,是不能动用扫帚的,否则会扫走运气。倘若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打扫到里边,使“财气”不外走。很多住户在除夕之前要“打扬尘”,把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房间收拾得整整洁洁,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有的还备一只大桶,用来盛生活产生的废水,防止“流(油)水”外泼外溢。这天忌讳打碎东西,打碎了得赶快顺吉言:“岁(碎)岁(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人们陆续走亲访友。新婚出嫁的媳妇,在这天一定要回娘家,而且要携新郎夫婿一路同行,成双成对。绝大多数人群,会选择这一天拍全家福,寓意“二逢喜”。
大年初三,忌做针线活。“针”与“争”谐音,传说这天拿针,容易与他人发生口角争执。记忆犹新我7岁那年,正月初三那天,我与几位小朋友玩蹲下蹲游戏,不小心崩裂了裤裆线缝。我羞愧难当,赶紧跑回家请母亲帮我缝上。母亲不但不领情,还把我训斥了一顿:“谁叫你不小心的?初三拿针(争),会逗口嘴!”
大年初四,是祭祀财神的日子。过去,大户人家若想将雇用的某位佃农“炒鱿鱼”,这天就不让他参与敬拜财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儿收拾铺盖卷走人。还有用一碗米、四炷香来拜祭“灶神”的,祈望未来的日子锅里更有“煮的”。
大年初五俗名“破五”,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除。不少人户从黎明起,就燃放鞭炮。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象征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大年初六的“六”,被视为一个吉祥数字,常与顺当、和谐、吉利、关爱、孕育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在这一天开张营业的店铺、作坊等铺子,要大放烟花爆竹,表达“六六大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七、初八,对那些外出打工、经商、创业的人而言,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不成文规矩。他们认为,“七”与“离”谐音,寓意着分离和离别;而“八”则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因为它的发音与“发”相似,寓意着发财和发家。
大年初九,俗称“上九日”。众人要膜拜天公,认为这天是天公的诞辰。膜拜仪式通常包括准备花烛、斋碗,并摆放在村落院子的露天地方,以示敬畏。中午阳光最盛的时候,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出门晒太阳,晒走霉运,晒走晦气。有的还会给已故的亲人敬香烛、烧冥币,祈祷亡者在阴间过得好,有钱花。
大年初十不宜“动十(石)”。老一辈口口相传,此日是石头的休养生息日。在这一天中,石磨、石臼、石槽、石墩、石缸、石桌、石凳、石椅、石磙、石碾十类石制用具都不能动用,也称“十不动”“石不动”。有的农家为阻止小孩顽皮摇动石磨等石制用具,直接用红布绸缎将它们覆盖上,以防不慎。
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元宵节庆活动。渝东北地区的《盼元宵,望元宵》童谣,是这么唱的:“正月十一嚷喳喳,十二油炸小麻花,十三来把花灯扎,十四晚上唠唠话,十五年就过完哒。”在这几天里,要装饰彩灯、灯笼等,营造热闹喜庆的元宵佳节氛围。需要购买传统食物——汤圆用的糯米粉、花生仁、黑芝麻等食材,油炸麻花、酥肉、年糕等风味小吃。还要邀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一起聊家常、话里短,增进亲情和友谊。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晚上,大伙儿吃了热气腾腾的元宵夜后,都会饶有兴致地出门去赏花灯,猜灯谜。所悬挂的花灯,由彩纸或者丝绸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篾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除了增光添彩的作用,兼具娱人娱乐的功能。去年元宵节,我曾带着女儿观赏一场灯会,那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灯饰灯景,让人喜不胜收、心旷神怡。其中的“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环节,既迎合了节日气氛又能启迪智慧,女儿甚感兴趣、乐而忘返。
到正月十六,年就“上坡”了。渝东北地区的村民们,又开启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的辛劳忙乎……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