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物联网数据爆炸的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企图以昨天的逻辑来应对动荡。”在12月23日由上海中心和云赛智联联合主办的“巅峰会客厅·让城市运营插上智慧翅膀”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用这样一句话提醒企业积极面对和融入数字化变革。
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城市运营变得耳聪目明,但说是搭上数字化的快车,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快速迭代的科学技术和持续涌现的城市问题,都在要求企业具备极强的适应调整能力。
在全业务板块落地数字化的城市保障主力军上海城投深有体会。上海城投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佟宏伟举例说,城投建立的原水预警系统和智能调度场景,实现了上海三个水源地重点水质指标预测预警,初步实现长江口咸潮趋势预报,为启动紧急预案预留时间;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是上海首条投入的智慧高速,通过数字化技术,事故率下降12%,高峰时间通行能力提升15%,入选交通部试点项目;借助大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上海中心大厦针对亚洲第一高楼人流密集、结构复杂、数据海量、管控要求的特点,对于楼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分析……
即便拥有这么多“首次”“第一”等创新突破,各个业务板块还是面临不少数字化应用挑战。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总监兼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孙峻坦言,上海中心大厦的智能设备虽然采购了当时最先进的,但是许多年过去了,已经和当下最前沿的出现一定差距。而且大厦本身体量巨大,智能设备如何高效管理成为难题。
数字化标准不统一是与会专家公认的第二个难题。城投公路高速运管中心总工程师杨媛媛说,这一问题在公路运营中尤其突出。虽然城投公路90%左右业务流程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但是运营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周期、建设的时代不同,最为基础的数字化标准不太统一,老百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有待提升。
数字化人才依然紧缺。多家企业负责人说,既懂业务运营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捉襟见肘,特别是有能力承担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设计师,在企业里面相对比较少。所以要通过多渠道、内外部结合的方式不断吸引数字化人才。
上海仪电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云赛智联首席架构师陈正伟提醒,在数字化转型建设大潮中,仍要关注一些基础问题。一是要有长远眼光,许多数字化转型要能够适应解决未来几年内的问题,要有战略思维、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要让数据要素能够流通,进而才能产生数据价值。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