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近期,抗体偶联药物(ADC)海外授权交易不断,包括和铂医药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就间皮ADC药物HBM9033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与Seagen订立许可协议等。今年以来,ADC海外授权交易已超过10项。业内人士认为,我国ADC药物研发实力得到国际普遍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ADC药物获批以及适应症拓展,ADC药物销售额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海外授权潜力大
百利天恒此次海外授权,刷新了全球ADC单药交易总价纪录,同时创造了国产ADC创新药出海授权首付款纪录。百利天恒公告显示,子公司SystImmune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独家负责BL-B01D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以及生产。BMS将独家负责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
和铂医药公告显示,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国产ADC药物靶点丰富,促成出海事件频现。安信证券研报显示,ADC药物未来前景得到高度认可,迈威生物、恒瑞医药、百奥泰等企业相关产品海外授权潜力较大。
国内药企具备独特优势
得益于偶联技术、小分子毒素及抗体修饰技术的进步和突破,ADC药物研发迅速升温。
国联证券认为,ADC独特的作用机制,意味着其与其他治疗形式协同作用有望增强。在此背景下,海外大型药企扩充ADC管线的动力十足。
同时,国内药企在ADC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经验。ADC药物研发属于组合创新,中国药企在已成药靶点组合、工艺改进等工程技术手段上具备优势,能够挖掘出具备潜力的ADC分子结构。
华金证券认为,2023年以来全球制药巨头通过并购、授权引进等方式在ADC领域加大布局力度,致力于强化自身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地位,同时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研发热情高涨
ADC联用疗法前景广阔,国内ADC领域研发如火如荼。根据民生证券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日,进入临床阶段的ADC创新药数量达到139个,其中已经获得批准文号的产品有7个,包括6款进口ADC药物和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产品有4个,包括一款进口药物,以及瓴路药业的CD19ADC、科伦博泰的HER2ADC和TROP2ADC;处于临床Ⅲ期的ADC产品有20个,处于临床Ⅱ期的ADC产品有32个,处于临床Ⅰ期的ADC产品有53个。ADC产品数量众多,看好ADC产品未来研发及上市进展。
国内ADC研发聚焦热门靶点,其中HER2ADC、TROP2ADC、CLDN18.2ADC热门靶点分别有29个、15个、12个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ADC药物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ADC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55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3%。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至2024年,我国ADC药物市场规模将从42亿元增长至1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61%。
太平洋证券称,作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而新兴的ADC药物将引领肿瘤治疗新时代,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武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