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防寒实验室”在沪揭牌,并颁发第一个设备防寒证书

“远东防寒实验室”在沪揭牌,并颁发第一个设备防寒证书
2023年12月09日 18:26 上观新闻

转自:王力

“航天航空航海国际工程科技论坛——极地工程装备技术分论坛”近日在上海举办,这是论坛首次聚焦极地领域。

“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是建设海洋强国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旋律。而极地工程装备则是探索极地的前提。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所长卢霖和中国船级社副总裁赵晏共同为“远东防寒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是国内首个可模拟低至-70℃极地环境的试验系统,为国内在装备极地环境适应性、低温性能试验验证、防寒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应用提供了重要试验条件支撑。

借此论坛,中国船级社还颁发了第一个经“远东防寒实验室”试验验证的设备防寒证书。

此次论坛共有国内外包括陈大可院士、严新平院士、邱志明院士等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与,大家围绕极地科学需求、装备技术创新、面向重大装备研制的技术融合和产业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过去十年,我国极地科技和装备界成功研制了我国首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推动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形成“双龙探极”发展新格局。极地遥感卫星、极地自动气象站、海冰无人冰站、无人潜水器、极地吊舱推进器加快部署与研制试验,我国极地装备产业链的建设正有序推进。

面向未来,包括极地在内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极地多冰、低温、高纬度、生态脆弱等特殊环境为我国开展极地新装备研制、新技术突破、新规范研究带来新范式发展机遇。

极地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娜认为,未来极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能否到达极地全域,转到能否全年常驻极地科考;从对极地有立体认知,转到能否治理利用。

其中,漂流观测是对北冰洋中央区域开展常驻调查的重要方式,也是极地观测向纵深拓展的新阶段。我国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装备技术上的攻关。

中远海特副总经理蔡梅江指出,开设极地集装箱航线,是未来极地开发的重要方向。以北极航线为例,许多航线比途径巴拿马运河时间减少三分之一。北极航线有望成为巴拿马、苏伊士运河之后,全球第三条重要航道。

当然,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行需要设立中转港口,通过调换拥有破冰能力的船舶,来实现安全航行。在这方面,已有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通过中转港口,选择北极航线运输能源了。

蔡梅江还认为,无人船也有望率先在北极航线出现,因为除了冰以外,北极航行环境相对简单,而且减少人类活动也对极地环境有利。因此,研究人员可以重点关注极地无人装备的发展。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副所长王刚表示,重型破冰船是重要极地装备,目前我国还没自己的重型破冰船。12月5日,中国船级社在上海国际海事论坛上发布《重型破冰船规范》,这是全球首部重型破冰船专用规范,能指导未来我国重型破冰船的设计与制造。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联合举办。

诞生在上海的第七〇八研究所是我国极地装备研发的引领者,其研发设计的“向阳红10”号,曾参加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研发设计的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该所首席专家吴刚介绍,南极和北极这两块常年被冰雪封锁的极寒之地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开展气象、海冰、海洋、生物、高空物理等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可以说,极地考察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而极地考察能力又特别依赖极地工程装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因此,开展极地工程装备技术领域的科研攻关非常重要。

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极地工程装备技术相对欧美俄等传统环北极国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转变的关键阶段。此次举办“极地工程装备技术论坛”,有望为国内极地装备研发优势力量提供一个合作与沟通平台。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交流对未来极地工程装备发展趋势的看法,同时促进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我国极地工程装备技术的发展。”一位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极 院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