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报国寺的来历:原名会宗堂 后被康熙赐名

峨眉山报国寺的来历:原名会宗堂 后被康熙赐名
2023年12月06日 02:34 华西都市报
报国寺山门。图据四川方志图库雨涵摄报国寺山门。图据四川方志图库雨涵摄

□蔡永红

  报国寺为名山起点,坐西向东,朝迎旭日,晚披落霞,红墙围绕,雕梁画栋,庄严肃穆,是峨眉山大寺之一。寺周古木参天,修竹拥翠。寺庙前瞻凤凰堡,背靠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

  报国寺原名会宗堂,明神宗万历甲寅(1614年)明光道人初建于伏虎寺右侧,与太湖庵隔溪相对。因寺内供有普贤、广成子、楚狂接舆等像,以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故名会宗堂,又名问宗庵、会宗坊。清顺治九年(1652年),行僧闻达和尚将会宗堂迁建于现址凤凰坪。

玄烨赐名报国寺

被冯玉祥誉为“名山起点”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赐名报国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时,由峨眉县知县王藩代书成匾,悬于寺门上。从此“报国寺”即取代了“会宗堂”的名称。嘉庆时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一场大火将报国寺烧毁。咸丰初年(1851年),重建前殿及两廊,咸丰七年(1857年),住持本忆和尚增修中殿。同治三年(1864年)新建山门。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寺僧隆德、能安新建七佛殿,旁有吟翠楼、待月山房。1928年圣宽和尚建普贤殿,楼上为藏经楼。1935年,国民政府“峨眉军官训练团”占用报国寺作团部,警卫森严,游人止步。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至1943年四川大学迁峨眉,校本部设报国寺。

  报国寺堂名普照,故称普照禅林。现有殿宇四重,客舍、僧寮规模宏大。山门、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普贤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拾级而上,层层升高。飞阁重檐、气势轩昂,殿宇崇宏、庄严肃穆。殿宇四周所配庭院建筑,不仅布局适体,而且花卉园林的点缀更是相得益彰。1939年,抗日名将冯玉祥将军将报国寺誉为“名山起点”。

  山门正中悬1978年重新按原照片放大刻制的“报国寺”金字横匾。寺匾下有三横匾,中为黑底红字“普照禅林”,左右黑底金字是蜀中著名画家赵蕴玉先生补书“普放光明”“鹤驻云归”二匾,显示出佛家气派与道家心境。

180字长联

概述“峨眉十景”及掌故

  寺内鼓楼侧,竖有峨眉人刘君照1982年撰写的180字长联石碑一通。概述了“峨眉十景”及一些历史掌故,将峨眉山自然景观与人文积淀的精华囊括其中。这副长联与洪椿坪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与昆明大观楼长联媲美:

  海拔越三千,高凌五岳,碧嶂苍峦,兜罗艳艳映重霄。看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袅袅晚钟消俗虑,蒙蒙晓雨润洪椿。胜迹任遨游,快赏大坪霁雪,乐听双桥清音,休忘却仙峰探九老,金顶览祥光,尽将峨眉十景收眼底……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报国寺 康熙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
  • 12-07 安培龙 301413 33.25
  • 12-06 派诺科技 831175 11.5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