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三治融合,成就最美乡村——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背后的治理实践

【走进乡村看振兴】三治融合,成就最美乡村——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背后的治理实践
2023年12月01日 10:53 新疆网

转自:新疆网原创

核心提示:从“房屋高矮不一、冬季取暖烧煤、渗坑排放污水……”到“整齐徽派民居、冬季取暖用气、粪污变废为宝……”忆往昔、看今朝。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只是乌鲁木齐市深化“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成就最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图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法治文化小广场的“法治小故事”宣传板。(全媒体记者陈岩摄)图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法治文化小广场的“法治小故事”宣传板。(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图为近日,天山村“最美儿媳”获得者马启秀家,儿媳妇马启秀在和婆婆陈金美采摘院子里的海棠果,公公马忠福在和孙子玩耍,一家子其乐融融。(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通讯员常江萍)从“房屋高矮不一、冬季取暖烧煤、渗坑排放污水……”到“整齐徽派民居、冬季取暖用气、粪污变废为宝……”忆往昔、看今朝。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只是乌鲁木齐市深化“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成就最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天山村名列其中。

说起天山村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天山村党支部书记张传江在11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通过建立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带动村民致富,树立文明新风。”

以自治激发活力谋振兴

每个月的10日和20日是天山村村民翘首以盼的日子。这两天,无论大事小事、麻烦事、困难事,只要到村民说事会上说一说,基本都能得到解决。

今年5月,“村民说事”制度在这里起步,经过近半年的打磨,天山村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说、议、办、评”为核心内容的“说事”体系,走出了一条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体系延伸和丰富“村民说事”制度内涵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这两天,天山村村民相互传递着这样一条好消息:村上南台子的800亩闲置林地,随着政府投资建设了容量1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商量承租事宜,计划打造成果蔬采摘和观光基地。

这一条好消息,就是村民通过“村民说事”制度“说”成的。

“这片林地因缺水造成多年闲置,目前配套灌溉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承租闲置林地的用途、承租费等问题,就需要村民来商定。”张传江说。

闲置林地这件事提到了说事会上,当天与闲置林地相关的30多名村民全部到会。会上,你一言、他一语,一次次地讨论、协商,会议从早上开到了中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依照“村民说事”制度的规定,当村民说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将该问题提交村议事理事会集体协商,或者由镇主管部门搭建协商平台解决。

张传江说:“我们把村民的意见建议汇总后,提交给村议事理事会。”

村议事理事会由村“两委”主要成员、“四老”人员、乡贤等组成。经过一次次协商、一次次沟通,最后30多名村民同意了村“两委”预先设定的承租方案。

大家坐在一起,把村里的大事摆上台面,倾听村民意见建议,回应村民期盼,接受村民监督。村民马春燕说:“有村民代表大会,还有村务公开以及村民说事会,我感觉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也更愿意为村子的发展多做些事。”

截至目前,村民说事会已收集意见建议25条,现场调解矛盾纠纷19例,帮助解决民生事项213项,村民满意率达95%。天山村也从往年的“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升级到今年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德治春风化雨淳民风

张红霞这个名字,在天山村可谓家喻户晓。村民们都说,她荣获村上的“好儿媳”称号实至名归。

今年47岁的张红霞1998年与村民李振兵结婚,养育了1个女儿和2个儿子。那时候,张红霞与公婆住在一起,由于丈夫经常外出打工,照顾公婆和抚养孩子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虽说生活累点,但日子过得和谐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张红霞的婆婆因病导致偏瘫,随后公公也患上了老年痴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张红霞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公婆、抚养子女的重担。

由于老人需要人照顾,孩子也需要人看护,张红霞的丈夫李振兵很快回到村上照顾家人。

在后来的10余年间,从给公婆擦身洗衣,到买药喂饭……张红霞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婆,直到2022年婆婆去世、2023年公公去世。

“村里人都说我有福气,娶了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李振兵说,“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她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太多。”

天山村妇联主任李翠霞说:“张红霞用善良、淳朴、坚韧和无私,为全村人树立了孝老敬亲的好榜样。”

近些年,村“两委”积极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美家风活动。

天山村农家乐协会会长、村民张勇定了条“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的家训。

张勇说:“各家都把各家管好了,村子的风气就更好了。”张传江说:“德治春风化雨,真正提升了村民素质,改变了民风。”

以法治定纷争促和谐

前不久,天山村调解员马生仁接到了村民马春江反映问题的电话。原来,马春江的邻居马吾鲁泰·代坎家的牛进到了马春江家的院子里,啃食和践踏了院子里的蔬菜和花草,马春江要求对方赔偿1000元,对方说钱太多赔不了。

挂断电话,马生仁先后找到马春江和马吾鲁泰·代坎了解情况。马生仁说:“一定要提前了解情况,解决起来才更有把握。”

第二天上午,在村民调解室,听完马春江和马吾鲁泰·代坎的说法后,马生仁首先对当事人进行了情绪和心理疏导,陈述利害以及《村民公约》的相关规定。

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马吾鲁泰·代坎最终向马春江道歉并赔偿700元。

马振中是天山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法律顾问,平日里的主要工作是到村里开设普法讲座和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村里的矛盾纠纷往往事不大,但有的涉及法律问题,需要耐心,法理情相结合。”马振中说,“法讲清了,理说通了,气捋顺了,矛盾也就好解决了。”

调解员调解简单矛盾纠纷,而法律顾问则常碰到“疑难杂症”。村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法律顾问就要主动介入并及时调解。马振中说:“就算调解不成,纠纷也要有人管,关键是引导村民走法律途径。”

天山村借助村委会调解室、村民说事会、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打造普法平台。“这些平台重点讲村民关心的问题,比如,防非法集资、防网络诈骗、防虚假投资理财等。”张传江说。

村里还建成了“法治图书阅览室”“法律援助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阵地。

截至目前,天山村先后开展普法宣讲12场,参与人数1100余人次,进行土地纠纷、婚恋家庭纠纷等调解11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35人次。

法律“走”进村,纠纷不出村,天山村通过多载体打通了法律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自治促进治理有序,德治铸牢道德基础,法治保障合法利益,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最终统一到‘人’这个核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米东区铁厂沟镇党委书记李忠范说,“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农业融合休闲、创建景区式村庄、旅游引流和村企联建运营,推进乡村经济美、环境美、人文美、乡风美、生活美一体建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乌鲁木齐市 乡村治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21.29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31.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