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南宋时期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为期两个月的“互联护苗2023”网络举报宣传系列活动圆满落幕,相关内容网上总曝光量44亿,各平台#互联护苗#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0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护苗行动”,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如何“护苗”,怎样“护苗”才是行之有效等问题值得人们思考。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19 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 1.86 亿人,占全体网民总数的 17.6%,其中9岁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机持有率达到了 97.6%,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少家长、老师抱怨孩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于是出现了家长因为“禁网”、删游戏与孩子产生矛盾;孩子因为被老师没收手机,而消极怠学。这样看来一味地“堵”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疏堵结合才是妙招。所谓疏,即为疏导,引导孩子认识到上网不仅仅是玩游戏、看视频,需要做好上网规划,提升网络素养,解锁更多有趣又有意义的网络功能。家庭是“护苗行动”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学会时间管理,在工作之余,利用零散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增加互动,增进亲子关系,不能因为工作忙而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电子保姆”;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切忌“双标”,一边叮嘱孩子减少使用电子设备,另一边自己却被电子产品绑架;正视孩子的好奇心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带动孩子养成运动习惯,增加孩子和同龄人的互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引导孩子们合理积极使用网络,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力和免疫力。
所谓堵,即为多部门各尽其责,合力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学校、社会应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互联网平台应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更新升级完善“青少年模式”,并不断推送出易于青少年成长的优秀内容;网信部门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监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活动;司法部门应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教力度,并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积极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基础,家庭的希望,他们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呵护。保护未成年人不是一家或者两家就能做到的,它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共建良好社会环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李明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