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优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何嘉琦 摄影报道
近日,现实主义电视剧《问心》热播。该剧以医疗行业为切口,围绕3位心脏科医生展开故事,以真实生活化的情节设计、共情温暖的情绪表达将医患关系话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剧中着重描写的心脏科医生参考原型也受到网友广泛关注。#问心林逸原型在华西#的微博词条也一度登上热搜。
10月18日,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肖正华,分享了他和《问心》的故事和从医体悟。
他是热播剧的“医疗顾问”,
通过线上讨论、剧本沟通、实地探班提建议
“角色的原型有很多,我只是众多医生的一个”。肖正华提到,在剧组初创与人物设计中,主要角色的设定便是心脏外科医生、30多岁、海外留学回国、年纪较轻时便做过Commando手术(双瓣膜瓣环扩大重建+瓣膜替换手术)、巨大冠状动脉瘤手术。
这和肖正华的经历不谋而合,“剧本中有一些病例和我做过的非常相似,比如我在2019年时做了Commando手术,也在老师张尔永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了世界首例巨大冠状动脉瘤手术。”因此,肖正华收到剧组的邀请,希望他能作为医疗顾问,对剧中的病例、手术、情节设计等提供专业指导。
刚接到剧组邀请时,“我第一反应是回绝的”,因临床工作繁忙,肖正华无法在日常抽出时间,“但剧组说,可以晚上等我下班后沟通”。在充分沟通下,肖正华成了《问心》的一名医疗顾问,无偿为剧组提供专业帮助。
正式进行剧本沟通之后,肖正华向剧组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医疗剧必须接近真实,二是能通过这部剧宣传正向能量,他希望能通过专业医疗剧的播出,让患者增加对医生群体与医疗知识的了解。
拍摄《问心》的几个月里,肖正华通过线上讨论、剧本沟通、去拍摄地探班等方式,为剧本中设计的主动脉夹层、冠心病、冠状动脉瘤、左室后壁破裂修复等10多个案例答疑解惑,从专业角度分享手术细节、提供创作建议。
肖正华向记者分享了他为剧组提供的“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病例。在第四集中,患者因过劳突发胸痛,在未做CTA(CT血管造影)的情况下便进行夹层手术,结果发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变异,险些发生医疗事故。为将专业概念讲清楚,肖正华特意准备PPT,以线上学术会议的形式介绍在“迷走右锁骨下”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手术、如何完成插管等等。
此外,剧中使用的冠状动脉瘤病人的CT图也是医院在征求患者同意后,给剧组提供使用的。“我们希望在保护病人隐私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剧情的真实性,也给大家展现医疗知识。”
对于电视剧热播,肖正华表示,他在工作间隙看了五六集,目前看还原度还是比较高,“从专业角度来看没有太大漏洞,无论是患者发病时的表情还是感染装ECMO(体外膜肺氧合),都有一些细节在里面”。
他是心脏外科“钢铁侠”,
也有与患者共情的柔软内心
“我就想当心脏外科医生”,和剧中角色林逸因心脏病家族病史选择从医不同,肖正华是出于对医生职业的热爱。在临床实习转到心脏外科时,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尔永教授的一场手术吸引了他。“插满管子、停止跳动的心脏在做完手术、拔掉管子后又跳了。”他向记者描述着第一次看见心脏手术的场景。
后来,从成为张尔永教授的硕士生到博士生,再到留院工作、出国进修、回到华西医院,在一场场复杂手术的锻炼下,肖正华如愿成为了一名技术精湛的心脏外科医生。在今年国庆假期,他做了14台夹层手术。有着这样工作强度的肖正华,被同事调侃地称作“钢铁侠”。
“医生比任何人都希望病人活下去。”采访中,肖正华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患者之间的故事。有一位64岁的女性患者,家里只有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没有任何其他直系亲属能够进行手术签字。这位患者告诉肖正华,她在术前就已立好了遗嘱、抵押了房子,若情况不好就把房子卖掉还钱、剩下的则留给儿子。结果刚进手术室,她便心脏骤停,只能紧急抢救。“在情况很糟糕时,她还努力地想活下来,我能感受到她强烈的求生欲,我也要努力为她做什么。”肖正华说,所幸手术顺利,患者成功苏醒过来。
肖正华坦言,他经常会与患者共情。他会因一台大手术而难以入眠,也会因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离世而伤心自责,正和《问心》中杨阿姨去世时的情节一样,“我想这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人都有缺点。”
“偶尔也会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学心脏外科,但当我看到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活了过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取代的。”做了4000多台心脏手术的肖正华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外科医生是世界上最有幸福感的一类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