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这颗“芯”,合肥20年一直在做这件事!

守好这颗“芯”,合肥20年一直在做这件事!
2023年09月23日 22:14 合肥发布

转自:合肥发布

九月的合肥,稻菽千重浪,瓜果压枝头,处处是“丰”景。

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1300多家企业、科研院校、制种基地负责人齐聚合肥,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共商种业振兴大计。

发端于合肥的全国种子双交会,20年接续举办,逐步成长为“种业发展风向标、系统创新指南针、供需对接大平台。”

二十载光阴流转,合肥种业也如这盛会一般,乘风破浪,茁壮成长。

数据为证:目前,全市拥有持证种业企业242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8家,数量仅次于北京;6家企业上榜“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2022年,合肥种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增幅超过10%;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额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推进“五种并进”,合肥在打造“种业之都”的征途上,高歌猛进。

金秋时节,位于庙岗乡尖山湖逸趣园占地600余亩的巨幅稻田画迎来最佳观赏期。(资料图)金秋时节,位于庙岗乡尖山湖逸趣园占地600余亩的巨幅稻田画迎来最佳观赏期。(资料图)

“拳头”品种

评判一座城市的种业实力,有很多维度!

如果让农民来评判,可能会比较简单,那就是这座城市有没有培育出好种子。毕竟“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合肥有好种子吗?答案是,有且有很多!

合肥种业的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提及中国种业第一股丰乐种业,人们耳熟能详。今年的种子双交会,丰乐种业拿出了众多“压箱底”的优质种子。

“小麦方面,我们有‘烟农1212’等。”丰乐种业高级农艺师王竟绍说,该品种三次刷新国家小麦亩产纪录,最高亩产达927.02公斤,具有高广适性、抗寒、抗病、抗倒伏等特点。

去年,“烟农1212”种子销售量突破5000万斤。预计2024年销量突破一亿斤,成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单品。“把丰收的快乐带给农民”,所言不虚。

在灿若繁星的合肥种业产品中,“烟农1212”仅是一颗闪亮的星。

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合肥种子企业手握一大批“拳头”品种。

“在全国种业版图中,荃银高科的杂交水稻、丰乐种业的杂交玉米、皖垦种业的软麦、安徽国豪的油菜、丰大种业的节水抗旱稻、江淮园艺的瓜果蔬菜等,都很有名。”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灿红说。

丰乐种业环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图片来源:合肥丰乐种业)丰乐种业环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图片来源:合肥丰乐种业)

如今,这些优良品种走南闯北,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合肥种业的“形象大使”。

比如,科创板种业第一股荃银高科,良种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市、区),出口覆盖20多个国家与地区。各类农作物种子年销量1.5亿公斤以上,良种推广面积达7000万亩以上,生产的粮食总量达800亿斤。

全国骨干种业企业江淮园艺,累计自主研发并推广西瓜、甜瓜、南瓜、辣椒等新品种300多个,年推广面积200多万亩,产品市场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荃银高科种业综合实力、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及海外业务规模均位居全国前两位;丰乐种业位列全国玉米种业十强;皖垦种业小麦种子居全国第5。”高灿红说。

优良品种,竞相涌现,广销四海,合肥种子销售收入节节攀升。

2022年,全市种子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04.8亿元。今年1~6月,全市农作物种子企业销售额48亿元、占全省54%。

旋耕、播撒、拔节、收获、归仓……一粒粒良种,在沃野上轮回繁衍,丰盈粮仓。

合肥种业人书写了引以为傲的时代答卷。

“五种”并进

种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种业禀赋良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丰富,种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云集,种业企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现代种业有基础、有优势。

如何把优势转换成胜势?如何为守好农业中国“芯”贡献合肥力量?

健全政策体系,聚力“护种”发展;依托丰富种质资源,强化“保种”基础;发挥科研实力优势,助推“育种”创新;强化智力引进,汇聚“引种”人才;培优培强龙头企业,做强“用种”产业……

最近几年,合肥聚焦“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协同推动“五种并进”,全面加强种业之都建设,现代种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1年,合肥出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打造种业之都的实施意见》,明确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市场竞争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合肥将现代种业上升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专班推进建设。

合肥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种业基金双向发力联动机制,“真金白银”支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设立种业专项政策资金,鼓励种业企业创新研发,建设良种基地。2022年,全市兑现市级种业奖补资金2439万元,2023年预计兑现4000万元以上。

设立5亿元规模的种业之都建设及科技强农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和杠杆放大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种业产业。今年上半年,基金对富煌三珍投资2000万元。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种业的“芯片”。

合肥持续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共提交地方珍稀名优特色农业种质资源544份。

支持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库、圃)建设,每年对省级以上的进行奖补。全市现建有2个国家级、16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6个国家(核心)育种场、1个省级遗传资源保种场。

一粒小种子,蕴含大科技。

合肥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等基础研究平台,科研实力强大。“我们支持重点企业和在肥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育种与联合攻关,推进育种技术不断提升,培育新品种。”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处长袁媛说。

2022年,合肥获植物新品种权品种121个、占全省61.1%,新增国审品种118个、省审品种133个,分别占全省80.3%、63%;今年1~6月,通过国审品种78个、省审品种117个,分别占全省82%、51%。

在丰乐种业肥西水稻综合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水稻育种。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在丰乐种业肥西水稻综合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水稻育种。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种业创新,人才是关键。

2022年,合肥与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团队合作共建中国菌物谷,建设一院、一园、一基地,助力合肥建设成为我国菌物种业的原创地、菌物产业化发展的领先地。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专家团队及相关企业,引进全国生物育种头部企业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共同建立合肥生物育种创新平台。”高灿红说。

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领域,合肥有着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其中有8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合肥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全球种业市场销售份额,通过对外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为种业公司量身定制上市“导航图”,全方位培育农作物、畜牧、水产种业上市公司。

今年1月份,皖垦种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拟于2024年在北交所上市。

呼之欲出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一粒种子可以富裕一方百姓。

当前,合肥正按照《种业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全力打造种业之都。到2024年初步形成“种业之都”基本框架,培育全球种业10强企业1家、全国10强企业2家,水产良种领军企业1家,打造种业知名品牌10个以上。最终,实现农作物、瓜果蔬菜、畜禽、水产、食用菌种子“五朵金花”齐绽放。

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观察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颜色反应。徐旻昊 摄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观察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颜色反应。徐旻昊 摄

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攻克一批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支持种业企业订单化种植,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延伸增值;依托种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种业领域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集聚种业战略性人才团队……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合肥“种业之都”,含苞待放,呼之欲出。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周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9 浙江国祥 603361 --
  • 09-27 润本股份 603193 --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6 骑士乳业 832786 5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24.2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