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严明会
位于北京的中融信托总部园区,突然进驻了一些人员,门口也设置了路障。但现场秩序正常,并不见有投资者聚集,与网络上的汹汹舆论,并不相衬。
几天内,中融信托产品逾期的消息,在业内迅速传开。
8月至今,3家上市公司披露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风险提示,产品受托方均涉及中融信托,涉及信托金额为1.53亿元。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各种交流群迅速组建,与之相关的股票,股价大跌。
期间,有人说是“全面停兑”,有人更将其定义为中国版的“雷曼时刻”。但从实际情况看,停兑的是中融信托部分信托产品,而风险也没有过多蔓延,五矿信托、中航信托等,直言自身仍正常运营。
背后倚靠已出现流动性压力的中植系,叠加传统行业调整,中融信托在运营层面,遇到了挑战。
去年,其实现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降了28.92%;而今年上半年,它实现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减少49.52%,依旧没有扭转下滑的态势。
踩雷福晟、华夏幸福之后,中融信托一直在减少投资房地产的比例,但它与房企之间的交集,仍是密集。
今年以来,中融信托新增5家涉“房地产”“置业”字眼的对外投资公司,其中世茂、阳光城、国美等各方的身影,闪现其中。
前不久,标普在评级报告中指出,中融信托的管理和治理状况不佳,主要反映在某些投资产品可能被视为关联方的资金来源。
中融信托的二股东中植系,一直被认为其话语权,超越了大股东经纬纺机。
停兑风波
金博股份在一则公告中称,其去年8月分别投入3000万元,购买了中融-隆晟1号信、中融-泽睿1号信托计划,存续期限为12个月。
这两款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20%,投资收益合计426万元。但直至近日,该信托产品本金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如本息无法兑付,预计信托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对公司2023年度利润产生影响。
无独有偶,南都物业也披露了类似的情况。今年2月,它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买了中融-汇聚金1号信托产品,但到期之后,仍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
南都物业不排除通过诉讼等途径,以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在此一周前,咸亨国际同样表示,其购买的中融-丰盈176号信托延期兑付,公司实际投入金额为2000万元,尚未收回本金257.06万元。
据统计,至少还有无锡晶海、微光股份、ST民控、安利股份和安记食品等5家上市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疑似信托产品尚未到期。
业内人士猜测,6月上旬以来,市场就陆续传出,中植集团四大财富公司理财产品逾期,而中植是中融信托的二股东,或许多少牵连到了后者。
停兑的消息接踵而来,触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各种交流群迅速组建,与之相关的股票,股价大跌。
8月14日开盘,南都物业、金博股份分别呈现出了-6.24%和-7.10%的跌幅;而中融信托的大股东经纬纺机,则直接跌停,短暂开板后继续跌停收盘。
有人甚至直言这是中国版的“雷曼时刻”。但事实上,近两年,监管已经介入、督促中植压低债务规模,此次中融信托暴雷既不涉及高杠杆,传染面也相对较小,规模有限。
风险确实没有像传言那样,蔓延开来。
受舆论波及的五矿信托,辟谣称,公司监测到“五矿信托产品停兑”的相关不实言论,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已就不实言论采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以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中航信托、光大信托等,也均回应不实信息,称“运行一切正常”。
中融信托本身,并没有直接回应信托停兑的事情。它只发了一则声明称,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公司公章、公函等文件,冒用公司名义,以公司无法继续经营发送清退公告、建立专项退还小组为客户进行退返等形式,诱骗客户实施诈骗。
近年来,信托行业资金运用结构正在优化,资金投向结构有升有降。
今年一季度,资金信托规模为15.27万亿元,同比上升3.52%,环比上升1.61%,2022年四季度以来两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而传统信托业务受到较大挑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占比,进一步下降。
其中,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13万亿元,同比下降0.44万亿元,降幅28.21%,占比下降至7.38%。这表明大部分信托公司,都在规避房地产风险。
紧密的地产交集
2022年,中融信托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为7857.09亿元,其中64.4%投向交易性金融资产,21.87%投向为贷款。
从资产分布来看,它有10.69%资金投向房地产,41.84%投向实业,32.83%投向金融机构。
最近三年,其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的比例,分别为18%、14.02%、10.69%。尽管该占比不断降低,但中融信托与不少房企,都有交集。
去年4月,“融沛231号”信托宣布展期。据悉,该信托计划,具有持有项目公司“中山市普力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股权质押、保证担保以及项目公司全面监管、共管项目公司公章印鉴,及网银ukey等保障措施。
普力奥地产背后大股东,为淮安福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96.4%,前者有被执行和股权冻结的风险记录。
而去年1月中旬,华夏幸福对中融信托,违约两笔本息共计11.2亿元的到期信托计划,涉及产品为融昱100号和骥达11号;5个月后,中融和华夏幸福合作的享融223号、享融287号,也相继出现到期难以兑付问题。
股权信托产品,常见的手法是,信托公司通过入股房企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项目进行输血,这样既不占用信托公司非标债权额,还能优化房企的财务指标,在对外转让时处置手段也更加灵活。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过去两三年,中融信托和房企合作超过120只产品,80%被划分为“股权投资类”,大多附带着回购、对赌连带责任担保等条款。
例如,融创旗下的“中山铭晟房地产”,曾在2021年3月新增了股东中融信托。此后,中山铭晟注资融创在中山市的三个楼盘所对应的项目开发公司——中山立信、中山建成和中山茵景,成了大股东,而这三家公司的部分股权,均质押给了中融信托。
直至去年4月,融创正式退出中山铭晟,转由中融信托100%持股。
除了融创,很多房企的名字,也出现在中融信托的朋友圈名单中。中融信托与中国恒大,就曾合作发行过多项信托计划。此外,其朋友圈还有花样年、阳光城、合生创展、名门地产、泰禾、世茂、中南、港龙、北大资源等。
目前,在中融信托252家对外投资公司中,有63家归属于房地产业,占比25%;在中融信托1000家间接持股公司中,又有103家所属行业为房地产,占比10.2%。
今年以来,中融信托新增10家对外投资公司,其中的包头世茂新发展房地产、长沙先导臻缔地产、天水光恒房地产、深圳市大真房地产、徐州市潘旭置业等,也均从事地产开发业务。
包头世茂新发展房地产,原本由银川世茂房地产、重庆浚亮房地产分别持股91%、9%,两者均为世茂子公司。今年4月,银川世茂房地产退出股东行列,中融信托接下了其持股比例。
而长沙先导臻缔地产,也于3月被中融信托收入麾下、全资持有。此前,其原股东为宁波昊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昊洋”)。
宁波昊洋由玖号置业持股100%,玖号置业又由北京泰鹏科技持股90%。再往上追溯,北京泰鹏科技的股东为北京鹏润投资,实控人为黄光裕。
除此之外,现今由中融信托接盘的天水光恒房地产,其原股东中,则有阳光城的身影。
压降与收缩
19年前,中植企业集团通过参与重组将中融信托纳入囊中,这是中植系版图扩张的关键。
2003年,其资产管理规模是12亿元,2008年这一数值达到了708亿元,规模翻增58倍。中融信托的市场化风格,还在金融行业引起不小的议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热议“中融现象”。
地产信托承担起中融信托的业务增长,大概是在2010年。彼时,银监会开始限制通道类、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中融信托一面收缩银信合作,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合作模式,地产信托便是在这时开始作为中融信托的主要业务。
据媒体报道,当时,中融信托的地产项目遍布全国,最快的时候从项目方考察到做信托计划,再到风控通过,只需要3天。
这期间,地产信托的“快投”,推动中融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裂变式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820亿元、1783亿元、3057亿元、4882亿元、7227亿元,四年的时间规模增加了5407亿元。
地位飞涨的中融信托,中植集团甘愿退居第二股东之位。
目前,在股东名单上,经纬纺机以37.47%持股比例为中融信托的第一股东,中植集团以32.99%位居第二股东,哈尔滨投资集团和沈阳安泰达商贸分别持股21.54%和8.01%,位列三、四股东。
坊间一直有传言,“中植系”表面上不是大股东,但实际上,中融信托重大经营决策基本是中植集团说了算,经纬纺机并没有参与到中融的日常经营中;中融信托的高管也多来自中植集团,其中担任中融信托法定代表人的刘洋,其是解直锟的侄子。
近几年,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房地产类业务和融资类业务被监管压降,中融信托也主动调整战略方向,从2018年开始主动控制资产管理规模和营收。
2022年,中融信托全年实现营收50.34亿元,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4.07%、28.92%。
今年上半年,中融信托依旧没有扭转利润下滑的态势。
7月19日,中融信托大股东经纬纺机,披露了关于中融信托财务信息的公告。2023年上半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减少49.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减少51.63%。
前不久,应中融信托要求,标普撤销对中融信托及其子公司中融国际的发行人信用评级。
评级撤销时,中融信托的评级为“BB+/B”,评级展望为稳定,中融国际评级展望则为负面。
标普在评级报告中指出,中融信托的管理和治理状况不佳,主要反映在某些投资产品可能被视为关联方的资金来源。公司第二大股东中植集团有积极的业务扩张记录和复杂的公司结构。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