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秘书长刘峰:银行理财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中银协秘书长刘峰:银行理财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2023年08月12日 13:50 澎湃新闻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理财公司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要力量。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8月1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2023资产管理年会上作主题演讲时说道。

  刘峰表示,银行理财行业转型成果包括以下三点。

  理财相关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资管新规发布实施以来,一方面,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行业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中银协建立以《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为基础的理财行业自律体系,进一步保障了银行理财行业平稳转型和发展。

  理财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理财行业净值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2018年12月至今,共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并开业。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已成为存续产品数量最多和存续规模最大的理财机构类型。理财行业的对外开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已有5家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并开业。

  理财机构布局财富管理市场。理财公司打破传统仅由母行代销的局面,纷纷拓展母行之外的代销渠道,开始财富管理市场布局。截至2023年6月末,共27家理财公司拓展了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部分理财公司开拓的代销渠道已达上百家。理财公司为大型商业银行外的中小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提供了多样化的银行理财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财富管理需求。2023年上半年理财行业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

  刘峰强调,银行理财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通道,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理财产品在对接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股票、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多种融资工具,直接或间接服务实体经济,为企业提供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6 泰凌微 688591 --
  • 08-15 多浦乐 301528 --
  • 08-14 众辰科技 603275 49.97
  • 08-14 波长光电 301421 29.38
  • 08-14 视声智能 870976 10.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